据新华社5月29日电“独贵龙”源自蒙古语,本意是圆圈或者环形,类似于小组。现如今,“独贵龙”已成为牧区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层组织。
记者日前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呼热胡社区活动中心看到,“察汗苏力德老年文化独贵龙”的老年人们正伴随着歌曲表演鄂尔多斯舞,一曲终了,精彩的舞蹈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阵阵掌声。
据负责人高娃介绍,该“独贵龙”成立于2007年11月,由33名老年人组成,平均年龄55岁,以蒙古族舞蹈、民俗表演为主,“每年我们都会演出几十场,乌审旗的农村牧区还有社区已经快走遍了。”
这种以“独贵龙”为载体的文化服务方式很受当地群众欢迎,52岁的老牧民巴音道吉家住无定河镇,那里有13个“科技传播文化独贵龙”。他说,“独贵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更传播了很多实用技术,“特别是在养殖方面,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疫病防治知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情。”
乌审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萨仁达来说,“文化独贵龙”解决了撤乡并镇之后,基层文化站辐射能力不足的问题,它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可以更近距离、更直接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据介绍,目前,乌审旗共组建各类“文化独贵龙”123个。作为当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特色工作,有关部门将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进一步扶持“文化独贵龙”的发展,增强其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张丽娜刘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