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审旗乡间社区舞动着123条“独贵龙”
 

  据新华社5月29日电“独贵龙”源自蒙古语,本意是圆圈或者环形,类似于小组。现如今,“独贵龙”已成为牧区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层组织。

  记者日前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呼热胡社区活动中心看到,“察汗苏力德老年文化独贵龙”的老年人们正伴随着歌曲表演鄂尔多斯舞,一曲终了,精彩的舞蹈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阵阵掌声。

  据负责人高娃介绍,该“独贵龙”成立于2007年11月,由33名老年人组成,平均年龄55岁,以蒙古族舞蹈、民俗表演为主,“每年我们都会演出几十场,乌审旗的农村牧区还有社区已经快走遍了。”

  这种以“独贵龙”为载体的文化服务方式很受当地群众欢迎,52岁的老牧民巴音道吉家住无定河镇,那里有13个“科技传播文化独贵龙”。他说,“独贵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更传播了很多实用技术,“特别是在养殖方面,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疫病防治知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情。”

  乌审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萨仁达来说,“文化独贵龙”解决了撤乡并镇之后,基层文化站辐射能力不足的问题,它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可以更近距离、更直接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据介绍,目前,乌审旗共组建各类“文化独贵龙”123个。作为当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特色工作,有关部门将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进一步扶持“文化独贵龙”的发展,增强其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张丽娜刘懿德)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大山深处的“绿色...
自由飞翔
赤峰市首个女子特...
为"最美教师"祈福
体会新变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儿童节的礼物
观赏奇石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