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特殊12组”义务造林忙
 

  阳春五月,万物复苏,当最后一株小树苗被公安边防官兵浇上水,锡林郭勒盟京津风沙源治理人造林一期工程终于接近尾声。截至目前,由312名军警民组成的“特殊12组”义务植树队已经完成种植面积7200亩,累计种树16万株,成为全部小组中种树最多的一支。

  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地区的5月,正值植树造林大好时节。当地于5月中旬发起了5年建设3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人造林工程”的号召,先后承包给11家企业,分为11组进行有偿植树造林。宝格达山边防派出所积极联合驻地解放军某团边防二连、三连、五连和兴安盟三岔边防派出所、五岔沟边防派出所、白狼边防派出所等八家区域联勤单位,以及林场52名职工、护林员,组成了一支由312人组成的“特殊12组”义务植树组,参与到大造林工程之中。

  “别人都说我们特殊,不但无偿劳动,还干得特别起劲。我们当兵的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官兵以前几乎都没见过沙尘暴。植树造林造福后代,官兵们很乐意做,干劲特别足,效率比人家承包商小组要高很多。”宝格达山边防派出所教导员纪国防说。

  植树过程中,“特殊12组”不惧天气寒冷,举镐扬锨,挥汗如雨,挖树坑、种树苗,争先恐后,劳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许多官兵任凭汗水浸透了衣服,手上磨起了泡,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临阵退缩,火热的激情让组内的地方群众也不甘落后。

  “我们这些林场职工看到边防官兵干得那么起劲,也都铆足了劲,植树是我们的专业,不能让当兵的抢风头。”宝格达山林场职工们纷纷说。

  在你争我赶、相互激励的植树造林活动中,“特殊12组”成为效率最高者。半个月的时间,京津风沙源治理人造林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全部12组植树队共植树约4万亩,平均每组3300亩,“特殊12组”就完成了7200亩,超平均值118%。

  就要收工了。一名身穿军装的年轻小伙子盘坐在一棵小树苗旁,双手托腮,好像入了神。“我刚到宝格达山边防派出所时,就是这片林场美景吸引了我。”这个叫王亮的边防警官说,“宝格达山地区偏远,人口稀少,环境恶劣,作为当兵的,有的时候一年还回不了一趟家。以前想家时,经常一个人在林场中散步,我们对这里的树有种特殊的感情。我现在刚入伍3年,在部队还能待20年左右,下一期的造林工程肯定还要参加。有这些小树苗伴我守边防,能够缓解寂寞。”

  顺着小王的眼光,大家望向天边,似乎看到了林海浮动,无边无垠。(王飞 王亮)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歌唱庆“六一”
乌海市人民公园美...
安全知识送田间
大山深处的“绿色...
自由飞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儿童节的礼物
观赏奇石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