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号称能预测人的命运,能看透别人的过去未来,帮人趋吉避凶,靠一张巧嘴吃饭,这就是街头算命先生。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医院门前和火车站附近是算命先生的集中地。6月10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医院门前暗访。
只见医院门前的人行道上,摆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算命摊子,简直成了“算卦一条街”。此地来往人流量很大,不时有路人被算命先生说得心动,坐下来请教。记者留意了一下,平均一个小时每个算命先生差不多能接待两个人,生意还真不错。越是那种头发胡子花白,看起来“仙风道骨”的算命先生,生意就越好。摊子前,通常一个人算命会有好多人围观。记者也跟着听了一会,来算命的人询问疾病、财运、事业、姻缘的居多。
在一位“大师”的卦摊前,记者来来回回走了几趟后,“大师”注意到了记者,开始热情招呼。“后生,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来算一卦吧,不准不要钱,婚姻、财运、事业都可以算的。”记者于是坐下来,表示要问一下事业。
“大师”问过记者的生辰八字,嘴里念念有词,其间还不时掐指一算,看起来莫测高深的样子。大约过了两分钟,“大师”似乎有了结果。
“你的命可真不错啊,这辈子定是个轻松富贵的命!”算命先生说,“不过,似乎目前有点不顺。”
“唉!就是,现在待业在家,还没找到工作。”记者假意应和。
“我看出来了,你应该是刚大学毕业不久。没关系,现在工作不顺只是暂时的,到了30岁就会步步高升,顺风顺水。”
刚刚毕业事业艰难,辛苦奋斗几年后事业开始好转,这基本上是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都要经历的一种状态。“大师”等于什么都没说啊。于是记者接着问:“那我以后做什么有前途啊?”
“你现在是过渡期,婚姻未定,事业未成,从现在开始就一步步走,到30岁会有个转折点。”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只是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在记者一再追问下,“大师”显得有点不耐烦,说记者运程不错,不用算了。最后“大师”要收费20元,在一番讨价还价后,记者付了10元卦资。
记者随机采访了周围一些市民。一些人表示,这些算命纯属忽悠人,自己从来不信。但还有许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一些年纪大的人甚至对此深信不疑。
记者随后采访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钟建军教授。钟教授认为:“稍有一点科学观念的人,都知道算命消灾是骗人钱财。算命大师有市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们本身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善于察言观色,其实他们就是在心理层面与顾客相互探底,观察对方的微表情。他们能将一些人的特征类型化,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比如来询问事业,肯定是事业不顺,询问姻缘,大都是单身。算命先生就会按照这种假设,来说一些迎合的话,让人觉得算得很准,掉进算命先生的套子里,乖乖掏钱。”(记者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