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整合工作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鄂尔多斯市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建设与其它民生项目一起纳入2012年市委、政府53件惠民实事之中,决定在全市苏木乡镇(街道)全部建成面积在500平米以上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并对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职能职责设置、机构及人员管理、服务内容与形式进行明确规定。到6月底,大部分旗区可完成改建、扩建任务。乌海市现有3000平米以上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站)28个,300~3000平米的41个。今年该市将新建、改造5个高标准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巴彦淖尔市将在有条件的城区和乡镇建2000平米以上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赤峰市各苏木乡镇(街道)已全部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配备工作人员1234名,配置了车辆、电脑、通讯设施。在村(居)一级建立集综治、社区(村)警务、治保、调解、外来人口管理、防范邪教“六位一体”的综治工作站2232个,配备综治特派员1316名,专职综治协管员2139名。呼和浩特市结合实际,建设不同模式综治工作中心:一是有条件的地区采取集中办公的模式,形成一个功能齐备、职能集中的工作中心;二是依托司法所建设模式,把综治、信访、民政、司法、劳动、土地、工商等部门集中起来,充分发挥相关问题联合调处和统一调配职能;三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模式,把工作中心建在社区。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初步构建。通辽市各苏木镇综治工作中心由综治、司法、公安、信访、民政、土地、劳动保障等部门组成,并着手将信访接待、“大调解”、便民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中心与综治工作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实行集中联合办公,方便群众。包头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按照“主体不变、职能不变、工作联动、优势互补、服务大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建成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创“五联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各地综治工作中心围绕平安创建总体目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创建活动。
各地综治工作中心成立后,针对当前维稳工作实际情况,探索了矛盾纠纷分析排查新模式,让“群众一进门,一眼认准办事人,一揽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郑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