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贾保柱捐献器官与4名病人成功进行“生命对接”
内蒙古新闻网  12-06-20 11:13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晚报  
 

  QQ空间里的最后时光

  贾保柱的QQ空间里,记录了他最后的日子,那是一个微弱的生命在最后时光里的牵挂、不舍以及如释重负的开怀。

  6月4日:今天觉得身体好多了,多亏父母和姐姐这几天的照顾,欠亲人朋友的太多了,感谢感恩感动……

  6月5日:最近身体非常不好……气短呼吸都开始不正常……等我好了会回来的,谢谢关心。

  6月7日:病魔已经折磨我3天了,这样的折磨太可怕了。

  6月9日:5天过去了,真的很痛苦,每个人都很累……好好休息很难。

  6月11日:病魔折磨我和我家人一个星期了,我真的要崩溃了。

  贾保柱在与病魔进行着最后的斗争,但他不吭一声。姐姐贾乐告诉记者:“后来几天,他的褥疮都已经化脓了,但弥留前三天,他仍然坚持自己坐起来吃饭。这些天,他的力气都在用来说服父母。”中国人讲究轮回,有全尸安葬的习俗,做父母的怎么忍心让苦命的儿子不得全尸?贾保柱却一字一顿地告诉父母:“这是我最后一个心愿。我想为社会作贡献,一只眼角膜可以使一双眼睛复明,两只可以拯救两个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反反复复地劝解,父亲贾九林先点了头,随后母亲也含泪答应了。

  6月13日,内蒙古固阳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贾保柱家中核实情况后,贾保柱填写并签署了《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6月15日,他在空间里写道:我把自己以(已)成功捐献,以后请大家记住我就好。

  6月16日,贾保柱被转至包钢医院重症监护室。他费尽最后的力气告诉姐姐:“姐,你帮我修改下签名吧,告诉网友,最近身体不好,有事给我留言。”

  贾保柱的空间的更新就此终止。

  生命对接终得进行

  18日16时许,贾保柱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抢救室里聚集了好几位医生,会诊在悄悄进行,家人商量后,准备放弃抢救。“他太痛苦了,他的血那么浓稠,将血管都堵塞了,只能靠呼吸机喘气,没有言语、没有意识。”贾保柱的姐姐贾乐说着哭了起来。

  病室内所有人都在哽咽。

  贾乐拨通了市红十字会业务处负责人高处长的电话。18日17时许,贾保柱的血压越来越高,瞳孔散大,他忽闪着眼睛,却完全没有意识。每隔几分钟,呼吸器就会发出粗重的“呼呼”声。

  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ICU主任王希璞与院方领导以及其他科室的医生取得联系,让他们迅速到位,做好获取器官准备。

  17时40分,医生到位。

  18时,高处长赶到医院。

  18时40分,在得知医院取用脏器后,遗体只能捐给医学院,但未必会被接受,刘其女情绪开始激动。“不捐了,违背了儿子的意愿了。他说要捐赠器官还有遗体。”“把孩子切得乱七八糟再接回家里处理,怎么能接受得了?”贾保柱的舅舅张文斌说。刘其女试图通过记者联系内蒙古医院,电话打过去,久久没有回话,刘其女伏在监护室的墙上,恸哭失声。

  18日20时许,贾家与红十字会达成协议,在取器官后,尸体由红十字会火化处理。

  18日23时45分,贾保柱停止呼吸,ICU病区内,贾家人恸哭失声,随后家人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贾九林郑重在捐献协议上签字,取用角膜、肾的工作迅速展开……

  19日零时5分,角膜及肾被取出。

  19日1时许,手术室内,角膜及肾移植手术正在紧张进行……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边防干警酷暑练精兵
内蒙古:2012年农...
献血者是英雄
别样的边关文化节
大漠深处鱼米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草原钢城鲜花俏销
瘦燕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