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包头客运段收到乌兰察布市旅客李大军寄来的感谢信,感谢K600次列车长滕明福和列车员李军、吴燕等在其父病危之际的倾力相助。
6月8日下午,李大军和母亲以及下肢瘫痪的父亲,从广州乘坐K600次列车北上回老家集宁。因为李父的身体状况,列车工作人员和家属都非常担忧,但列车长和列车员的热情让李大军一家较为安心,常有工作人员过来询问李父的病情,一再叮嘱有事要直接找他们。
列车行进途中,列车长滕明福和列车员吴燕经常对李大军父亲嘘寒问暖。
当滕车长得知李父正在发烧,立即让检车乘务员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列车员吴燕及时为李大军一家供应开水,并安慰开导因担心丈夫病情而焦急的李大军母亲。滕车长还特意用列车上的冰箱冷冻矿泉水为病人物理降温。
一家人在列车工作人员的热心照顾下,认为旅途还算顺利,开始计划下车后的事情。然而,当列车行至安阳时,李父病情突然加重,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嘴唇发黑,并开始吐血。血溅到列车工作人员的身上,但他们毫不在意,始终全力抢救旅客生命。在场的所有人都焦急万分,滕车长马上通知广播寻找医护人员。不久,在呼和浩特上班的医生陈欢欢来到了病人所在的软卧车厢。陈医生查看病情后,列出了所需的救护用品。因为病人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急需氧气袋和用来物理降温的酒精,而列车没有准备这些特殊物品。滕车长当机立断,估算购买这些物品所需的时间,紧急联系了自己在保定的朋友帮忙购买氧气袋和酒精。列车行驶至保定车站后,急救所需用品被及时送到了列车上。正是滕车长自己花300多元钱买到的这珍贵的五袋氧气,在救护中起了关键作用,让李大军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
输氧缓减了病人的病情。滕车长又一次请播音员在广播里寻求更多医生的帮助。另两位有经验的医生随后一起赶来,和陈医生一起给病人会诊。诊断确定,病人肺里有痰需要清除,但火车上没有设施解决。滕车长果断提出在北京下车急救的建议,随后,他打电话联系北京西站开放救护绿色通道并联系救护车。
到了北京西站,面对着体重100多公斤的父亲,李大军又犯了愁,如何将父亲抬下火车?正在此时,滕明福身先士卒带领两个列车员小心地将病人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垫褥上,慢慢地将病人抬下了火车。李大军蹲在地上为父亲挤压着剩下的最后一袋救命氧气,滕明福过来拉着李大军的手说:“救护车马上就到,别急。你需要钱吗?如果需要,我借给你。”李大军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围观的人群中有闪光灯不停地闪烁,很多旅客高高竖起大拇指,夸赞着列车工作人员抢救旅客生命的一个个美丽瞬间。
经过北京301医院的救护,李大军的父亲转危为安,如今已安全抵达集宁。(记者 祝福 通讯员 石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