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内蒙古新闻网  12-06-25 12:0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2012年以来,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了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切实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注重宣传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食品经营者依法经营的责任意识

  今年以来,自治区各级工商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宣传《食品安全法》,把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的“两个规章”、“一个意见”、“八项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作为突出的任务来抓,做到恪职守法,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同时,加大了对工商执法人员和食品经营者的宣传和经营培训工作。上半年全区共培训工商执法人员6700人次,培训食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4.6万人次。

  在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自治区工商局及早部署,行动到位,确保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丰富多彩。201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安排部署,6月11日至20日定为2012年全区食品安全宣传周。为发挥好工商部门的职能,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周各项工作,结合全区工商系统的实际,自治区工商局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四项措施开展宣传周活动。一是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为主要载体,刊发评论文章、播发公益广告,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二是举办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讲座和专题培训。三是深入社区、工厂、学校、商场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题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系列宣传材料发放等活动。积极组织、广泛发动执法人员、食品经营者、消费者踊跃参加“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

  突出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全区工商系统突出整治重点,继续深化六个专项整治。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安排部署,2012年将继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乳制品市场专项整治、开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开展食用油市场以及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和对酒类市场的专项整治执法行动。

  为将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了专项整治的措施,注重专项整治的实效。一是要求各盟市工商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二是自治区局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对重点专项整治,区局派员指导工作。三是要求各级工商执法人员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解决问题,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办法和相关措施,把查处违法行为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四是建立健全专项整治的评估、督察和考核制度,强化专项整治绩效考核,好的表彰奖励,差的通报批评。

  年初以来,根据我区食品市场出现的新情况,着重加大了对羊肉和奶酒市场进行了专项整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全区的肉类市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下发了专项整治方案,并对重点地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指导,其中锡盟工商局捣毁非法加工销售肉食品窝点6个,查获病冻死畜800头(只),病冻死畜肉及其制品20吨,不合格肉制品1.5吨。呼和浩特市工商局还组成羊肉市场整治专案组,顺藤摸瓜,奔赴黑龙江、山东等假冒伪劣羊肉的造假生产场所进行暗访,掌握了第一手证据,目前该案件正在办理中。鄂尔多斯市工商局在羊肉市场整治中查扣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生肉肉卷2592公斤,立案10起,扣留用于销售假冒羊肉片的包装袋1万余个,涉案金额达26万元。针对自治区奶酒市场存在的问题,自治区工商局专题研究并部署全区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一方面要求加强酒类市场主体整顿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酒类质量的抽检,督促酒类经营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锡林郭勒盟工商局重点对五粮液白酒和奶酒进行了整治,共查获假冒五粮液白酒58瓶、仿冒中华白酒3瓶,下架不能提供主体资格及进货票据的奶酒346瓶、无质量检验报告奶酒444瓶,价值7万余元。

  严格审核把关,切实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

  今年以来,自治区工商局加大对基层在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工作的指导和培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正确界定发放对象;二是严格发放标准;三是建立了从审核发放、市场监管、登记注册等环节可充分利用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信息的工作机制;四是开展对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五是遵循“公开、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实行阳光作业、公正办理、依法办理,优化流通许可办证服务。目前,全区流通环节实有食品经营户14.8万户。

  创新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流通环节食品日常市场检查行为

  年初至今,全区工商系统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六项机制”工作的建设力度,强化完善了食品市场巡查制度,增加了巡查频次、完善了巡查内容、提高了巡查效率,切实规范了食品销售者的经营行为。全系统层层落实了监管责任,确保了监管执法到位。实际工作中,各盟市局积极创新监管机制,指导旗县区局建立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规范了食品监管规章制度,还结合食品抽检工作,对基层的食品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稽查。

  倡导诚信理念,大力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

  今年,自治区工商局把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建设作为工商部门依法监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积极探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模式,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为依托,通过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定、奖惩机制等方式,初步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信用评价,将食品经营户分为诚信食品经营户、一般守信食品经营户、警示食品经营户、严重失信食品经营户四个信用级别。

  全区各级工商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的力度,着力监督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切实监督食品经营者把好食品的进货关、销售关和退市关。同时,充分发挥食品经营者行业协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广泛开展对食品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今年,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的力度。全区截止目前共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4444户,有力地提高了食品经营户守法经营,文明经商的意识,推动了我区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诚信体系建设。

  依法加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

  2012年,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及时查处流通环节发生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加大流通环节食品案件的查办力度和经费投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肃查处食品经营者无照经营行为;二是严厉打击食品经营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三是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变质过期食品行为;四是严肃查处食品经营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案件查办上实行重点案件专人查办,对影响大、涉及面广的跨地区大要食品案件区局派人进行督办。上半年,全区工商部门有针对性地查处了一批与群众生活和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案件,从而大大震慑了不法经营行为。截止目前,全区共依法查处食品违法案件668件,查扣假冒伪劣食品1.81万公斤。

  科学严谨布局,大力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

  今年,自治区工商局将严格监管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强化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科学确定食品抽样检验的范围、品种、项目和方式。加强对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综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行政执法。并介绍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促进源头治理和行业自律。尤其是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乳制品、肉类食品等民族食品加强质量抽检。要求每个盟市今年食品抽检不少于600个批次。同时,鼓励各级工商部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建立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并积极妥善依法处理。年内计划在全区工商部门建成6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盟市级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自治区财政部门和自治区工商局的配套资金已经下拨到相关盟市工商局。

  创新监管方式,启动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化建设工程

  2012年,自治区工商局计划在全区工商系统全面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工程。构建三大平台:即以电子记账和电子索证索票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电子台账管理平台;以远程追溯与食品安全预警为核心的食品安全远程监控平台和以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服务平台。力争年底前在全区的大、中型商场和超市以及食品批发户中推广使用,明年底在城镇的食品经营户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前期调研和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进入到实质性实施阶段。(内蒙古新闻网李中锋 通讯员王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扎兰屯市第三届农...
秘境巴丹吉林沙漠
边防干警酷暑练精兵
内蒙古:2012年农...
献血者是英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伦贝尔草原进入最宜人的季节
国际雪联越野滑雪夏季巡回赛举行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