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春旺,62岁,呼和浩特市人,因为多次吸食、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和劳动教养。
采访时间:6月20日
采访地点:呼和浩特第三监狱
【对话】
记者:“孩子们恨你吗?每次的承诺不能兑现,对儿女们的伤害很大吧?”
席春旺:“一次次的期盼,一次次的失望,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
记者:“要对正在遭受毒品侵蚀的人说些什么?”
席春旺:“我吸了半辈子,人不人鬼不鬼活了半辈子,有太阳的地方我就不敢去。不要像我一样,走近黄昏才觉醒,为时已晚……”
3次不能兑现的承诺
1983年,在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席春旺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那时的席春旺已吸毒成瘾。至于吸毒原因,席春旺只是淡淡地说:“哎!悔不当初……”
和千万个家庭一样,席春旺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在孩子们上学的时候,他许下了第1个承诺:如果能考上大学,宰猪杀羊,招待所有亲朋好友以示庆贺,并亲自送孩子们上大学。1990年席春旺因制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大女儿因此辍学。1995年一双儿女考入大学时,席春旺却在大墙内服刑,他的承诺化成泡影。
1997年,席春旺刑满后走出高墙,信誓旦旦地给孩子们许下第2个承诺:“如果孩子们继续深造,这次我一定痛改前非,决不再沾染毒品。”1999年,席春旺的儿子考入某名牌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小女儿在大学内继续攻读第二学位,而此时的席春旺却在他们即将开学时,又一次因吸毒被警方抓了现行,被劳动教养3年。这是第2个没有兑现的承诺。
2002年解教后,儿子的一席话刺痛了席春旺的心,儿子这样对他说:“做儿子的不期望你什么,只希望在电话中听到你的声音。”
“我很愧疚,许下了第3个承诺,再不能让孩子们失望了。”但是,当2003年儿子攻读博士时,席春旺又一次因以贩养吸被警方抓捕,又一次践踏了自己的承诺。
觉醒,任何时候都不晚!
“这就是我,一个因吸毒不配做父亲的父亲!就连这样一个极平常、极简单的承诺,多半生也没有兑现。常言说,父亲是山,是家的依靠。我算什么呢?这也配做人父吗?我恨毒品,但更恨自己!一切后悔、内疚为时已晚,我已没有机会再去实现这简单的承诺了。”席春旺老泪纵横地说道。
记者:“孩子们恨你吗?每次的承诺不能兑现,对儿女们的伤害很大吧?”
席春旺:“确实,这对他们的伤害是最残忍的,也是无法补救的。他们虽然恨你,但骨肉亲情难舍,还得常常牵挂你。只能在失望、痛苦中默默地承受。一次次的期盼,一次次的失望,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接听他们的电话,而这也变成了遥遥无期的等待。”
记者:“看您的吸毒史将近30年了,大半人生交给了毒品。”
席春旺:“吸毒,使我失去了人性、良知。如今,年近花甲的我仍旧再接受教育改造,吸毒使我变得极端自私,我只为自己活着,从未考虑过亲人的感受,就连年幼的小外孙也因我整日提心吊胆。”
记者:“要对正在遭受毒品侵蚀的人说些什么?”
席春旺:“我从28岁到如今吸了半辈子,人不人鬼不鬼活了半辈子,有太阳的地方我就不敢去。所有吸毒的人们,社会上类似经历的朋友们,你们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和后悔,你们的孩子正在学习成长,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不要像我一样,走近黄昏才觉醒,为时已晚……”(记者王宇婷)
【记者手记】
每每看到那些令自己仓皇无路,让家庭支离破碎的吸毒者,记者就会心生感触:人生的陷落莫过于此,生命的种种美好禁不住如此摧残——吸毒是一条绝路,走到深时难以回头。警醒、自觉、坚强,是避免和远离毒品所必需的心理准备。
写在6.26国际禁毒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