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际禁毒日:那些与毒魔生死对抗的勇士
内蒙古新闻网  12-06-26 15:3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当前,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我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十分突出,禁毒斗争形势日趋严峻。

  2011年1月至今年6月,呼和浩特警方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5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99人,切断了四川省成都市、广东省珠海市至呼和浩特市的重要贩毒通道20余条。我区的禁毒民警们正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用忠诚、热血、勇气和智慧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毒品阻击战。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记者分别来到鄂尔多斯市禁毒工作最前沿的东胜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和巴彦淖尔市戒毒所,倾听禁毒民警和戒毒所民警讲述他们禁毒的故事……

  禁毒民警:走近刀尖上的舞者

  这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警种。为了打击毒品犯罪,彻底切断毒品贩运通道,他们很少穿警服,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为了工作需要,他们甚至把自己乔装打扮成遭人白眼的地痞流氓。他们的眼神游走于藏污纳垢的角落,密切注视着吸贩毒人群的动向;他们扮成毒贩,在毒魔身边卧底周旋,用忠诚、热血、勇气和智慧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毒品阻击战。他们就是禁毒民警。

  具备道高一丈的智慧

  从东胜区公安分局办公大楼西门进入,上二楼左拐就来到东胜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办公区域,记者首先见到的是禁毒大队大队长张立生。

  “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一名优秀警察必须具备‘道高一丈’的智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1年2月中旬,张立生在线索摸排中获得一条重要情报:东胜区某居民小区内有人聚众吸毒,而且藏有大量管制刀具,还可能藏有枪支。张立生通过对摸排上来的各种有价值的线索进行综合梳理、缜密分析后发现,居住于该小区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不但聚众吸食冰毒、海洛因、麻古等多种毒品,而且从事贩卖毒品活动,同时还发现王某私藏管制刀具及枪支。鉴于案情重大,张立生和专案组成员研究制定了缜密的侦查、抓捕方案。

  张立生带领侦查员在王某居住小区侦察、守候了数日,逐渐掌控了与王某聚集在一起的几名团伙成员。2011年2月22日,侦察员发现4名该团伙吸毒人员先后进入王某家里。过了一会儿,又一名吸毒人员敲开了王某的防盗门,抓捕时机成熟,禁毒民警迅速冲进王某家里,以迅雷之势将王某制服,同时将李某等其余5名团伙成员全部成功抓获,随后从王某家中查获长气枪3支(其中1支子弹上膛)、仿92式手枪2支(子弹已上膛)、砍刀3把、日式军刀1把、蒙古刀1把、短匕首3把及“冰壶”(吸毒工具)4个。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了其枪支来源及毒品上线。一名绰号“三刚”的犯罪嫌疑人,从2010年10月份以来先后多次给王某贩卖毒品冰毒、麻古,而且“三刚”曾给王某卖过一支带红外瞄准器的枪支。但是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从未向下线人员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办案人员也仅了解到“三刚”大约30岁左右,操包头口音,常在包头市一带活动。

  张立生根据仅有的一丝线索,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侦查技术、人口管理等多种手段和措施,终于获得了一张“三刚”的照片,随后根据照片向友邻公安机关发布了大量的协查,同时在公安人口信息网做了大量的比对、排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4月初,张立生通过信息比对最终确定了“三刚”的真实姓名为张某某,男,27岁,户籍地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

  张立生立刻带领办案民警赶赴包头市九原区抓捕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但狡猾的张某某已经潜逃外地。随后禁毒大队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上网追逃。后张立生多次赴包头与当地公安局刑警队、派出所等部门联系协调,互通信息,协同作战。通过几个月协作攻坚,包头警方经过侦查比对,发现贩毒嫌疑人张某某与包头警方正在侦办的一起特大团伙盗车案有关。之后,张立生带领办案民警与包头警方紧密协作,于2011年9月19日将网逃人员张某某成功抓获。经审查,张某某不仅涉嫌贩卖毒品,而且涉嫌重大团伙盗窃案,涉案价值40多万元。

  张立生带领禁毒民警又将该案王某某、张某某等其他3名涉案在逃人员陆续抓获,将藏匿于东胜区的一个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的涉毒涉枪团伙彻底摧毁。

  高风险的职业

  禁毒民警是个高风险的职业。毒贩心里清楚,贩毒是重罪,一旦被抓将被严惩,所以,有些毒贩在遭遇民警抓捕时会拼个鱼死网破。据统计,这些年来,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全国大概有300多名禁毒民警或者公安民警光荣牺牲,有1400名民警光荣负伤。

  东胜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王春华腼腆而含蓄,很难将他与禁毒标兵联系在一起,但就是这位普通而平凡的禁毒民警,面对毒贩的锋利尖刀和可怕的艾滋病携带者毫不畏惧。2007年,在抓捕艾滋病携带者杨某时,该人乘车逃跑,王春华将其堵截,在砸破车玻璃控制杨某时,他手臂被划破,顿时鲜血直流,但他冒着风险迅速将杨某制服。2008年,王春华在抓捕涉毒人员彭某时遭到激烈反抗,对方手持砍刀将王春华的手砍伤,他强忍剧痛将彭某抓获。刀尖上舔血,刀尖上跳舞,这是禁毒民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她忘记自己是个女人

  “干禁毒民警,就得忘记自己是个女人。”郭慧,东胜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中的第一个女民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坚定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迅速抽出毒贩身上的腰带将其双脚捆绑在一起,机智麻利地一伸手掐住毒贩的脖子将其制服……这不是警匪片里的某个镜头,对于郭慧来说,这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了。

  作为一名女禁毒民警,男同事们说,她付出的辛苦,不比男禁毒民警少。

  面对吸毒、贩毒人员,郭慧有着女性独有的感触,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她接触了不少毒犯,有的丈夫贩毒,有的夫妻俩都被抓,甚至有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少年因受环境的影响而葬送了自己的大好青春,他们的家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父母都在社会最底层挣扎,让人看了不免心酸。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小戏小品助阵草原...
扎兰屯市第三届农...
秘境巴丹吉林沙漠
边防干警酷暑练精兵
内蒙古:2012年农...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伦贝尔草原进入最宜人的季节
乌兰察布山洪灾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