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14万沙区农牧民的福祉
 

  夏日,行进在翁牛特旗茫茫沙海中,一个个用稻草制成的沙障方格从车窗外急速掠过,大风吹过,却不见黄沙飘起。

  翁牛特旗沙化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4年来,已经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先后打造了120万亩的无畜区,修通了6条穿沙公路。全旗728万亩沙化土地中,有442万亩得到了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4.3%增加到2011年的28.7%。沙地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科学治沙让14万沙区农牧民过上安稳日子。

  科学规划与设计,创新体制与机制,形成规模治理效应。原来治沙是苏木乡镇各自为战,资金“松散”,治理好的沙地不连片;现在该旗治沙打破了行政界限,把沙地分成三个治理分区和三条治理带;将交通、林业、农业、畜牧、水利、农机等资金捆绑使用,治一片成一片,形成规模治理效应;原来治沙是组织群众大会战,现在治沙实现了市场化运作,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由治沙公司来实施重点项目区治沙,截至目前,全旗已相继成立了80多家造林治沙企业。现在,翁牛特旗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一起上,机械沙障、生物沙障、液体地膜技术一起用”的治沙新模式,实现了乔灌草相结合,林草粮复合经营。

  以路治沙,是该旗治沙的又一成功典范。“以前无路可走,人很难进入沙地,更谈不上治沙!”旗林业局的董学军深有感触。现在,该旗在过去6条总里程402公里穿沙公路的基础上,又新规划了6条总里程180公里的穿沙公路。目前,响道线和图哈线公路已全部完工。网络化的穿沙公路,把沙区切割成了若干个治沙单元。人流、物流通过公路进入沙地深处,同时也方便了沙区百姓出行。

  “过去我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救济粮,如今搬到了有水有电的扶贫移民新村,住上亮亮堂堂的大瓦房,出门能买菜,学校在家门口,就医也方便……”搬出沙窝子的那什罕苏木珠日干格日嘎查牧民布和喜上眉梢。从2001年起,该旗已投入扶贫资金1.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使沙区农牧民过上了好日子。(记者 屈广臣 范树清)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美丽的草原奇峰
军民一家亲 共谱鱼...
星光闪耀乌兰察布
抢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赤峰“塞上江南”稻花香
万寿菊盛开科尔沁沙地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