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划走顾客现金?
6月16日上午,内蒙古电力公司供电部李东收到了一条短信:“从您卡中扣取1580元,有疑问请联系:0471-2534601。”
李东很纳闷,自己的银行卡莫名其妙被划走了1580元?这条短信后面还留有一个呼和浩特市的电话号码,李东赶紧拨打这个电话咨询。
接电话的女子说,她是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由于一批客户的银行卡可能涉及密码泄露,被人恶意支取,请李东说出自己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银行将剩余存款转存保管,防止再次被人恶意支取。
听了银行职员的说法,李东非常害怕,马上从钱包里拿出银行卡,打算前往开户行办理。然而,在多次询问具体到哪个开户行办理时,对方却一再表示不接受上门办理,只接受电话转账。
由于害怕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李东向对方提供了银行卡账号,但以忘记为由未提供密码。随即李东拨打了银行朋友的电话,对方称他遇到了骗子,如果提供账号及密码,银行卡内的现金将被异地划走。
无独有偶,内蒙古大学张霞收到了一条“恶意透支、法院开庭”的短信。在拨打对方提供的一个本地号码时,对方表示,张霞恶意透支建设银行卡,被银行起诉至法院。然而,张霞在建设银行并没有办理银行卡及业务,不存在透支消费的问题。张霞质问对方到底是什么单位,对方马上挂断了电话。
呼和浩特市市民马旭在拨通电话后,一女子很关切地告诉他:您的信用卡一次性透支6万元。
马旭表示,卡里确实有10多万元,但没有透支8万元。该女子马上说,信用卡密码已被盗用,并提供给马旭一个呼和浩特的电话,让他赶紧打这个电话报警。
该女子还称,这个电话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金融调查科的电话,让马旭打电话向警方说明账号情况,否则可能涉嫌经济犯罪。对方还提醒马旭,由于其办理的银行卡透支,银行已向法院起诉。
当天晚上,马旭按对方提供的电话回拨。意外的是,固定电话居然关机了。马旭继续跟该女子联系,想亲自过去办理业务,对方却表示,案件正在办理中,不接受当事人上门处理,随即挂断了电话。
记者周旋揭骗局
6月22日上午,记者按照手机上提供的电话回拨了过去,一名南方口音的女子操着很不标准的普通话称:这里是回民区法院的电话。记者说收到了一条短信称,有一张传票未处理,想咨询到底是怎么回事?
“您不要着急,请把详细电话号码和内容提供一下,我们在法院的系统里查一下。”该女子说。记者提供了一个无关号码。几秒钟后,对方说,经核查,您在5月份有一个法院的传票未结案。具体的内容是,您在今年2月份在建设银行办理了一张10万元的透支卡,并在当月透支了8.6万元,但3个月仍未向银行归还欠款,银行已将持卡人起诉至回民区法院,目前法院将进行判决。
记者慌张地表示,自己从未办理过透支卡,也未透支过8万多元。之后,该女子严肃地说:“我们法院系统都有录音,您要对自己的说法负责。如果没有在银行透支,可能是被人盗取了身份证,并办理了银行透支消费业务。”
该女子表示,可能身份证被人冒用办理了银行透支,并涉嫌经济犯罪。她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固定电话,并称这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的电话,要求记者将涉案银行卡向民警说清楚。
记者按电话回拨过去,一名操南方口音的男性在电话中称,这里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金融调查科。记者将手机收到的传票信息及银行卡透支的内容告知后,该男子表示,您的身份证办理了一张10万元的透支卡,且在2月份初被人透支8.6万元,目前银行方面已向警方报案,举报当事人涉嫌恶意套取现金犯罪。
这位“民警”表示,身份证泄露导致银行卡被透支,目前报案人的所有银行卡被冻结。为避免银行卡资金被转移,该“民警”要求记者把银行卡的余额转移至公安局账号保管,等案件查清后再退还。
就在记者疑惑时,“民警”表示,不将资金转入公安局账号也可以,但要求记者提供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记者询问,要账号和密码干什么?
“提供银行卡和密码是为了资金安全,也为核查当事人有无犯罪行为。”该男子还威胁记者说,请尽快转账,否则资金安全将有损失。另外,如果不及时转账,将涉嫌诈骗。
山寨“警察”设骗局
记者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取得联系,该局人士表示,根本没有金融调查科,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钱入指定账户。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类似诈骗案件,受害人先是收到银行或法院名义的短信,回拨电话后被告知有人利用其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并建议当事人立刻报警。
“当事人通过‘骗子’给的电话号码,向‘公安机关的金融犯罪科’报警时,一步步陷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中,直至最后被骗走银行卡内的存款。”警方人士提醒,针对这一设计周密的新型手机骗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受理此类案件。
经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案件是典型的团伙诈骗,而且接到多个市民报案。骗子先通过短信诱使市民回电咨询,然后冒充银行或公检法人员,再介绍受害人拨打“警方电话”报警。之后,“办案民警”再以各种理由套出受害人的账号和密码,然后骗子进行复制银行卡盗取受害人的存款。
该负责人称,这伙来自南方的骗子作案手法并不高明,但还是有个别人上当受骗,警方也曾回拨过骗子的电话进行警告,但这些人使用的都是一号通号码,诈骗成功后立即换号,流动性大,不好掌握骗子的行踪,给打击带来一定难度。
上述人士提醒市民,银行不会轻易划走客户的存款,如需咨询最好是拨打银行向社会公布的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荣队长介绍,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和现代化消费观念的普及,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支付工具,在呼和浩特市已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针对这种新型手机诈骗手段的出现,呼市警方已向市民发出紧急预警,提醒广大信用卡用户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记者梅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