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您不要伤心太厉害。她如果走了,会有人用她的眼睛替她看世界的。”7月1日上午11点,董香萍流着眼泪在电话里对远在锡林浩特市的母亲说。此时,她的妹妹,32岁的女教师董香莲正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3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床上,生命垂危。母亲的这次来电表明,董香莲的所有家人,包括父母、爱人在内已一致决定:如果其身故则捐献其角膜、肝脏和肾脏。
6月28日早晨7点多钟,天还飘着小雨,家住呼和浩特市岱州营子的董香莲早早就出门上班了。她是呼和浩特市八中的代课老师,教初一年级历史课。谁知走到呼伦北路路口时,一道浅沟让骑电动车的她摔倒在地,头部重创。好心的路人打了120,将她送到了253医院。入院后,董香莲始终深度昏迷,医院全力救治,还为她进行了手术。但特重型颅脑损伤让董香莲始终没有醒过来,现在已无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机维持。
董香莲的情况让家人伤痛不已,也逐渐萌生了“一旦她走了,他们愿意把她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的想法。同样身为教师的姐姐董香萍首先提议,除了还未征得在锡林浩特市的母亲同意外,其他所有家人都表示了支持。根据规定,器官捐献必须由其配偶、父母等家人全部同意才可。之后,在电话里,母亲也表示了支持。
上午11时30分,在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姐姐董香萍代表家人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董香莲的父亲、爱人分别在上面签了字,姐姐董香萍也代替母亲签了字。
董香萍告诉记者,妹妹几年前从包头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到处代课补贴家用。2005年结婚后,董香莲把家安在了呼和浩特,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没想到这场横祸竟会突如其来。“妹妹为人善良实在,能吃苦,平时不爱麻烦人,总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虽然她现在说不了话,但我们相信她也一定会同意我们的决定,愿意去帮助更多的人。”董香萍说。
当日下午,董香莲被送往具备移植器官资质的内蒙古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取医疗救治的同时准备实施器官移植手术。内蒙古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眼角膜、肝脏、肾脏移植对时间要求很高,通过医疗设备对移植器官的保存时间也很有限,因此最好选择就近进行器官移植,这样也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董香莲一旦停止呼吸就需要立刻进行手术。经过诊断,董香莲的肝脏无法进行移植。而董香莲的血型为稀有血型,肾脏移植也需要进一步化验和鉴定,确认匹配才能进行移植。据悉,专家已经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找到了需要眼角膜的患者。(记者许晓岚 通讯员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