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大众向所属经销商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禁止对大众品牌产品进行加价销售的通知》,并于6月22日开始实施。
通知的主要内容为,一汽大众经销商在销售大众品牌全系列产品时,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指导价,不准以任何形式强制用户购买装备、装饰、保险、贷款等产品。如果经销商没有按此规定执行,用户可向一汽大众投诉,一经查实,经销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返还用户双倍加价金额的资金。如果拒不返还,一汽大众将取消当季经销商的全部考核佣金。
一纸禁令 各行其是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部分车型不具备加价的“资本”,加之今年国内车市并不如前两年火爆,多数厂家都在降价促销,但是诸如一汽大众高尔夫6和CC等车型由于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厂家产能不足等原因,给了经销商“加价提车”的底气。
记者以购买高尔夫61.4T手动舒适版车型为由走访了一汽大众在呼和浩特地区的3家45店。在利丰泰宇汽车服务公司,如果没有现车,提车周期是3个月,不需要加价提车,但是在客户自愿的情况下可以购买导航加真皮版车型,加价15000元。
在众和汽车销售服务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想提这款车型,需另加10000元至13000元不等的装饰费,如座垫、脚垫、方向盘套等。当问到是否接到厂家关于禁止加价的通知时,销售人员并未给予明确回答,只是说每家经销商都有销售任务,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都存在加价行为。
在亿阳汇众汽车销售公司,得到的回复是,在第四届呼和浩特国际车展期间无需加价,“车展后可能要恢复加价提车”。
记者就此致电一汽大众客服,证实“禁价令”于6月22日下发并要求各经销商严格执行,如果用户能够出示证据证明经销商有强制加价行为的,可以向一汽大众投诉,接到投诉后会反馈上级,经查实将采取惩罚措施,如双倍返还加价资金等。当问到什么证据能起到证明效力时,客服人员并未给出明确回答。
加价提车作为中国车市特有的现象早就有之,消费者对此的看法可谓泾渭分明,趋之若鹜者有之,深恶痛绝者有之。赞成者认为“物以稀为贵”,在车价基础上加价提车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大部分消费者对此早已心怀不满。记者采访了准备购买CC车型的许先生,他说:“加价提车很不合理,不加价没有现车,要么无限期等,要么走人,一说加价就有车,这本身就是一种欺诈”。
变相加价 防不胜防
虽然“禁价令”给人的印象很积极,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该规定能否起到实效。如今直接现金加价的现象很难再见到,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经销商执意加价,变通的办法很多,车载导航、真皮座椅、新车贴膜、底盘装甲、防盗系统、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系统等,绝大多数车主均会为爱车增加各种装备,以高于市场价1倍或数倍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是经销商变相加价主要手段。某45店销售人员称:加装的品牌车载导航起价6000元,上至8000元、10000元不等,而实际零售价远远没有如此昂贵。
此外,还有所谓的“包牌价”,主要体现在上牌费和保险费用,商家一般会收取500至1000元不等的“手续费”,实际支出仅为300元左右。车险方面,机动车商业保险在45店投保或保险公司投保,本应由消费者自愿选择,但部分45店要求消费者在店内投保若干险种,根据车价不同,45店从中赚取的差价普遍在800元至数千元不等,有的45店甚至表示不买保险不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