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犬患”该如何治理?
 

  “一天到晚就听见狗叫。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了,晚上老人都没法好好睡觉。”“大犬也都不拴链,在小区里乱跑,太吓人!有的犬主人还不以为然,真是没道德!”“走路得小心点,绿地和大街都成了宠物犬的厕所。”说到“犬患”,不少市民牢骚满腹。他们表示,并非不愿意让别人养犬,而是希望养犬者能够主动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文明养犬。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养犬人没给爱犬办证,打疫苗,做年检的也不多。有的居民称不懂相关政策,有的则说不知道该去哪儿办,更多的人则是不愿意花钱。

  流浪犬成一大隐患

  在呼和浩特市街头,流浪犬很常见,满地觅食、浑身污垢,过往行人避而远之。

  “一些人把犬当成玩具,想养就养,不想养就随意抛弃。再加上不规范养犬,犬之间盲目繁殖,造成流浪犬激增。这些流浪犬招摇过市,到处乱跑,随意排泄粪便,还经常咬人。它们身上大多携带病菌、寄生虫,加上不打疫苗,潜在危害很大。”流浪犬收留者梁军说。梁军是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职工,从2007年至今,他租了5间平房,累计收留流浪犬数百只,目的是尽量减少流浪犬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犬患’”实则是人祸。如果犬只主人有责任心、讲公德、遵纪守法,‘犬患’就不会存在。”梁军补充道。 (记者 胡芳 实习生 郭素贤)

  【视点】

  根治“犬患”还得靠法治

  养犬固然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但犬只的泛滥特别是无序养犬确实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多年来,国内一些城市都为治理“犬患”付出了许多努力。从过往的经验和教训看,要根治“犬患”,关键是继续完善相关法规,形成一整套精细、操作性强的犬类管理体系。

  有资料显示,法国巴黎养犬量100万只,但每年犬伤人的次数不到1万。国内很多城市的养犬量远低于巴黎,但犬咬人事件却屡见不鲜。在规范养犬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有些国家,犬咬了人,主人可能背上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债务;在居民区内,犬吠超过三声,犬主人就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处罚。有些国家,犬在公共场合排泄,犬主人会被处以重罚。

  犬咬伤人或咬死人,是“犬患”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多数情况下,“犬患”主要是扰民。比如犬在公共场所排泄,破坏公共设施,或是狂吠不止,扰乱他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等等。在这方面,我国一些城市的相关法规尚显粗疏,处罚也太轻。比如,不少城市的犬只管理规定中都有“养犬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条款,但这个“干扰”应如何界定,有没有易于判断的量化标准?再比如,一些城市也规定犬主人携犬出户时,须及时清理犬只的户外排泄物,但在相关规定中却鲜有对违规行为的具体处罚。相关制度的粗疏和浮泛,不仅对养犬者难以形成足够的约束力,实际上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人们常说:刚性管理、严格执法、培养犬主人的公德意识,对根治“犬患”极为重要。但除此之外,当前更为迫切的是制定更加细密的治犬规定,以便于执法人员操作。(刘敏)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我抽到了廉租房!
亲,小心中暑!
草原套马
特警备战
莫旗部分地区突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最美时节看草原
草原盛会“那达慕”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