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透雨过后,乌海绿意盈盈。与这绿意相称,今年上半年,乌海市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全区经济增速回落的大环境下,地区生产总值依然实现可喜的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4.8%,增速居全区第一位。
6月15日召开的乌海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项目开工、复工、投产情况来看,乌海市经济整体运行面都比较好,基本上按照年初预期目标稳步推进。
乌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保增长成效,关键在于8个字:先行谋划,及早转型。
转型赢得发展机遇和空间
发展的转机稍纵即逝。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必然面对,但关键是时机的把握。承接前势,“十一五”以来,乌海全力推进经济转型,造就了今天经济运行能够逆势上扬。
近几年,乌海“关小上大、扶优汰劣”,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集中投资大项目,培育扶持规模企业,产业延伸、升级、多元步伐明显加快。他们以高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标准,在全市炼铁、焦炭、铁合金、电石、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累计关停规模小、污染重的企业1560多户,100万吨以下焦化、60万吨以下洗煤、30万吨以下煤矿企业全部关停。与此同时,又以高于国家产业准入门槛审批项目,促进洗煤、焦化、电石、氯碱、建材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切实从资源采掘、加工、转化各个环节,追求资源价值最大化,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为延伸升级支柱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产业再造赢得时间。
截至目前,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两大国家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煤化工已建成焦化项目15个,焦炭产能达到1600万吨,预计到“十二五”末焦炭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基地。氯碱化工,PVC已形成产能120万吨,预计到“十二五”末PVC产能达到300万吨左右,成为我国重要的氯碱化工产业基地和PVC下游产品加工聚集地。
随着工业经济实现由单纯依靠资源支撑向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等多极支撑的历史性转变,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及其延伸配套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目前,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乌海正在走上经济结构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正如在采访中,乌海市发改委和千里山工业园区的负责人认为的那样,正是由于乌海市委、政府下决心进行转型升级,才有了今天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也才有了为非资源型与接续替代产业全面发展赢得空间和机遇的可能。
多元发展是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近年来,乌海市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优质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开工建设了陕汽重卡、庞大专用车改装、神东集团乌海维修中心和唐山神州矿山机械制造等一批大项目,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工业产品由原煤、焦炭、电石、PVC等初级产品向煤焦油、炭黑、PVC管材、型材、医药中间体等多元深加工延伸。2012年,乌海市实施的68个工业重点项目中,非资源型或产业链延伸项目就达55个。
转型让乌海生机勃勃,一路前行。打不垮的产业链在当今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多元的经典发展呼声中,乌海市按照自己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依托资源,高标准打造优势支柱产业;延伸资源,高层次建设精细化工基地;超越资源,高起点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这一理念推动的现实举措是着眼于资源的多层次转换增值,在产业链条上做大文章。
引进和培育了内蒙古宜化化工、君正能源化工、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大力发展以甲醇、煤焦油、氯碱化工产品等为原料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和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煤—焦—煤焦油—煤化工”、“煤—电—电石—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煤炭—洗选—煤矸石—电力—煤化工”等多个产业链条,使工业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多元深加工延伸。
而这一发展引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集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建设为一体的纵向产业一体化。另一方面,着力促进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融合互促、产业链相互衔接,重点开发由焦油和液氯、烧碱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推动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向精细化工过渡,实现横向产业一体化。
“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毋庸置疑它的抗风险能力。这个产业链是打不垮的。”乌海市发改委的一位人士自信地说到。
不仅如此,即便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上依然是链条式发展模式。围绕华油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发展,引进了陕汽乌海新能源专用车辆生产项目;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发展能够配套服务的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引进了庞大专用车改装、神东集团乌海维修中心和唐山神州矿山机械制造等一批项目。
因而,陕汽乌海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随江说,企业之所以落户乌海,就是看重这里已形成的产业链。
措施集中出台招招细实到位
一本厚达50余页的《乌海市保增长政策汇编》,囊括了今年乌海市出台的8个方面的政策近百余条保增长措施。围绕体现保增长,更为调结构、转方式,各项政策都是为了使乌海加速转型,在转型中成长壮大。
采访中,有关人士认为,保增长措施又细又实,几乎达到一对一的扶持。
7月13日,自治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组在深入乌海调研后指出,乌海市善于谋划,在保增长工作上动手早,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措施,体现在抓投资有力,抓工业、微小企业、物流业有方,抓服务业有效,抓房地产求实。
在落实好自治区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乌海市出台了重点企业用电扶持政策。对符合财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已发生的税费于9月底前财政列支返还;对煤炭资源等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主动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加“白货”铁路发运量,鼓励地方企业积极利用境外和周边地区煤炭资源。对企业遇到的资金难题,乌海市上半年共组织银企对接会6次,169个项目获得银行贷款21亿元。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融资75.7亿元。
保中小微企业既是保增长也是保民生。乌海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年内减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5760万元,确保1.5万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增加资本金,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能力提高到4亿元以上;从今年开始安排600万元财政补贴奖励资金,并逐步增加到1千万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财政资金奖励补贴机制。
乌海还加大了保障房和公租房建设力度,对在乌海就业、创业的人才给予住房补贴,走出一条引进人才的创新之路。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到2亿元,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进驻的沃尔玛、华润万家、苏宁电器、维多利、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国际国内知名商贸流通企业,给予奖励补助及其它政策扶持。目前,广东塑料交易所西部物流交收仓储中心、如意俊安物流园一期基本建成;九龙国际广场已与沃尔玛、苏宁电器等达成合作意向,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宜化广场开工建设,通用电器时代广场预计8月份完工,兴泰开元名都酒店即将投入使用。
乌海,在风雨中鼓翼奋飞。(记者 张俊在 于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