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价实行分档累进递增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居民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实施阶梯电价后到底对用电支出有多大影响?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后,总体而言,80%的居民包括低收入和生活困难家庭的电费支出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具体来看,用电量不同,对居民家庭的电费支出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家庭月用电量为170度及以下的,不会增加支出。如家庭月用电量为260度,每月支出增加4.5元;如家庭月用电量为300度,每月电费支出增加16.5元。可以看出,实行阶梯电价后,月均用电量在第一档电量以内的居民用户电费支出不变;月均用电量超过第一档的用户,用电量越少,增加电费越少,用电量越多,电费增加越多。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新政策对于安装“一户一表”的居民用户,阶梯电价从现行按月用电量累进加价调整为按年用电量划分三档阶梯式累进加价。从国内外阶梯电价的实践情况看,阶梯电价有两档、三档、四档、五档和六档,甚至更多。在拟定我国阶梯电价政策过程中,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档与三档之分。分两档虽操作相对简单,但两档之间价差较大,第二档居民电费增支压力较大。分三档概念明确,价差相对平缓。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分为三档比较符合国情,具体到各档电价目标是:第一档电价维持现行电价水平基本不变;第二档电价逐步调整到弥补电力企业正常合理成本并获得合理收益的水平;第三档电价高于正常水平,适当体现资源稀缺状况,补偿环境成本。
在制度设计上,居民阶梯电价第一档按照80%覆盖率比例确定电量标准,电价保持稳定;第二档按照95%的覆盖率比例确定,每千瓦时提高0.05元;超过第二档用电量的为第三档,每千瓦时提高0.3元。这样,既保持了全国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一致性,又兼顾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用电量居民承受能力的差异。由于80%的居民用户电价不做调整,用电量较多的约20%居民的用户电价适当上调,确保了大多数居民用户电费支出不受影响。同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免费电量,对少数用电较多的高收入居民家庭实施高电价,这样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80%的居民电费支出保持基本稳定
内蒙古“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电户,月用电量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用电量为170度以下,平均覆盖率90.5%,用电价格保持不变;第二档用电量为171度至260度,平均覆盖率96.5%,用电价格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电提高0.05元;第三档电量在261度及以上,用电价格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电提高0.3元。
对未实现“一户一表”的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暂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电价水平按居民电价平均水平调整,全区执行统一标准,每度电提高1.2分钱。同时,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牧区“五保户”等低收入群体每户每月设置15度免费用电量,由供电企业按照现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标准收取后,采取“先收后返”的方式交由民政部门定期返还。(文/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