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市自来水水质调查追踪:检测和深度水处理工程仍在准备中
内蒙古新闻网  12-07-29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周末报  
 

  历经近6年的准备期后, 2012年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全面实施,“新《标准》”将饮用水水质指标由35项增至106项,基本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5月中下旬,本报曾对呼市自来水水源、检测工艺处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报道(详见本报5月31日《呼市自来水水质大调查》)。在此次采访中,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呼市近1/3的水源取自黄河水。近年来,黄河水因工业污染,成分日趋复杂,而要使黄河水源的水质达到新《标准》规定106项标准,必须进行深度工艺处理。

  那么,现在呼和浩特市是否已经按规定开始实行106项标准水质检测?呼市自来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工程有何进展?7月中旬,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再次进行了走访。  

  深度水处理工程完成还需两年

  7月17日,呼市自来水公司生产调度室主任张孔飞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说,6月19日,呼市发改委批复了深度处理工艺工程。随后,呼市自来水公司就开始了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将来,购进设备之后,经安装调试,才可投入运行。从初步设计到投入运行,计划工期为两年。

  “两年的工期是按工程进度测算的,如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肯定还会拖延。”张孔飞表示。“这项工程总投资规模约1.5亿元。目前,政府已表示将对该项工程注资3000万元,其余部分由呼市自来水公司筹集,但目前还没有筹资渠道。”

  争取7月底前106项检测开始运行

  呼市水质监测中心副主任乔莉对本报记者表示,106项标准的检测仪器目前仍在进行设备调试,同时开展人员培训,争取7月底投入使用。即使本月不能运行,我们也会送到有检测能力的地方进行检测。

  据了解,虽然,7月1日前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检测标准规定为35项,但呼市的检测项目几年前已自行提高到42项。目前全市水质监测分水源、出厂水、管网水(即用户水龙头出水)监测,但只在出厂水和管网水的监测中部分实行42项标准检测。

  其中黄河地表水源水每月检测1次,采样点5处,检测项目为29项;出厂水每日常规检测9项,每月实行42项检测标准全分析一次;管网水全市60个采样点每月采样2次,检测标准共7项,其中4个采样点每月实行42项检测标准全分析1次。

  乔莉表示,一个采样点106项标准全面检测一次,所需试剂费用、仪器运行耗电费用共计约1万元。这笔运行费用不是小数目,目前呼市水质监测中心正在酝酿向政府提出申请,争取政府投入资金解决试剂等运行费用。

  据乔莉介绍,近几年,呼市每年都将水样送到北京、天津、济南等具备106项检测能力的水质监测中心,进行检测,记者询问具体检测结果并提出查看检测报告的请求,乔莉未予明确答复,也未提供检测报告。

  据乔莉介绍,2011年的检测结果,负责检测的机构至今还未反馈。过一段时间,住建部相关人员将会来呼市督察水质情况。(记者李伟虹)

[责任编辑 张慧 ]

元上都文化旅游节...
最美时节看草原
我抽到了廉租房!
百对新人情定草原
亲,小心中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锡林郭勒草原美景再现
佳丽齐聚鄂尔多斯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