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我们乘车来到了驻守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畔的额尔古纳边检站监护中队。这里的18名官兵日夜守望着这条美丽的额尔古纳河。
“监护中队地理位置偏远,距离站机关60余公里,距离最近的黑山头镇也有10余公里。”额尔古纳边检站宣传干事杨东升说,这里的冬天异常寒冷,平均气温零下40多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多度。夏天虽然不太热,但蚊子特别厉害,什么样的军服也挡不住,一叮就透,一挠就破,一破就落疤,起先是黑红色的包,过几天就成了绿色的伤疤。一到夏天,官兵们的臂膀就像迷彩服一样花哨,被人们戏称为迷彩臂膀。就是在这么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官兵们无怨无悔,恪尽职守,创下了连续9年无1起安全事故的纪录。
临近中午时分,一辆载着十几位俄罗斯游客的中巴车顺利通过了哨卡。通过翻译,记者和俄罗斯司机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在俄罗斯赤塔州一家旅游公司上班,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一趟中国,对中国相当熟悉。北京、上海、苏州,他经常去,和额尔古纳边检站的边防官兵们也非常熟。当记者问他对这里的边防官兵的印象时,他竖起大拇指,笑着说:“奥钦哈拉少(非常好)!”
当天的午饭就安排在中队餐厅,和战士们一起用餐,4个热菜、2个凉菜,6菜1汤,一人一份。中队副指导员贾自富说:“战士们的饮食还是不错的,顿顿4菜1汤,有时也6菜1汤。”可能是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院子里的两只小狗摇着尾巴,憨头憨脑地走进餐厅。
“你们这儿还养着狗?”记者好奇地问。杨东升说,这里方圆15公里之内没有人烟,战士们的生活非常单调。尤其是刚到这儿的新兵,常常会想家。喂几只小狗,战士们闲暇的时候可以逗逗狗。
小狗也特别通人性,战士们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经常和战士们一起站岗放哨。界河桥上有一条用红漆划的中俄分界线。小狗每次走到红线附近,自己就掉头往回走,从不跨过一步。贾自富风趣地说:“小狗也学会执勤了。”(记者张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