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由于降水集中,形成严重洪涝灾害,给各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通过开展安全自救、提前部署、24小时监控等措施,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自治区民政厅已经紧急调拨受灾地区救灾帐篷1000余顶、棉被500套。国家民政部也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灾情,于7月30日紧急下拨我区3000顶救灾棉帐篷和3000张折叠床,用于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记者目击:暴雨过后泥泞不堪
7月28日,是连续几天暴雨过后的第一个晴天,一大早,记者驱车从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出发,一路向东,途经赛罕区金河镇、黄合少镇,一直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蛮汉镇,亲眼目睹了遭遇连续几天大雨袭击之后的村庄、农田和河道的不堪景象。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八拜村时,狭窄的道路一片泥泞,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全都从道路两边的商铺门前小心地通过,而开车的则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泥水里。一些底盘较低的轿车根本不敢通过,车主只是在路边观望。一路上记者看到,曾经长势喜人的玉米有的被洪水冲倒,有的仍然淹没在雨水中。在西黄合少村北边的大桥上,站着不少村民,记者上前一看,桥下洪水湍急。附近的几个沙场已经全部停工,工人早已撤离了。一位姓李的村民对记者说:“这条河道好几年都没经历过这么大的洪水了,今天算是最小了,25日、26日河道洪水更吓人……”
在蛮汉镇附近的村庄里,记者沿路看到到处是倒塌的房屋、院墙,村民们正在抢救屋里的家具。一些河道仍然有洪水流过。在蛮汉镇程家营村,记者见到了村民张茂生,他指着自家被洪水冲毁的3亩多土豆,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今年雨水好,玉米、胡麻、绿豆、土豆等农作物长势都好,本想是个丰收年,一场大雨全毁了。”
据凉城县相关部门7月27日统计,当地8个乡镇112个村5091户群众受灾,受灾人口26391人,各类灾情直接经济损失达42331.78万元。
沿黄盟市:提前转移滩区群众
“之前我们已经转移了200多人,剩余50多人现在正在转移,并且我们正在积极储备抢险物料,备战今后的雨天……”昨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孙会国对记者说。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黄河中游干支流发生明显涨水过程,沿黄盟市正转移滩区群众。
据了解,国家防总高度重视黄河洪水防御工作,7月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两次召开防汛会商会,从工程巡查抢护、水库防洪保安、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做出安排部署,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向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派出的国家防总工作组目前已经抵达黄河抗洪一线。我区沿黄盟市防汛部门也在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加大巡堤查险力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转移高危地区群众。孙会国向记者介绍说:“由于降雨量增加,黄河上游来水量加大,给我们的防汛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平时拦河闸下的流量是约300立方米/秒,而7月29日的流量则是约1600立方米/秒。我们已经备足抢险物料和机械,500多名巡查人员随时待命。”
目前,内蒙古黄河沿岸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巴彦淖尔、阿拉善盟六盟市全面进入备战状态,加强水情观测,转移滩区群众,做好迎接大洪水的准备。
高路公司:24小时监控桥梁隧道
针对近期我区频频出现强降雨的天气,为确保汛期公司所辖3640多公里公路的安全,内蒙古高路公司紧急部署,目前,该公司养护部门已经重点加强了桥梁、隧道、涵洞的安全防护,对水涧沟大桥等特大桥梁、隧道实行24小时昼夜安全监控。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协调交警部门封闭交通,组织人员尽快抢修;发现因雨水浸泡、冲刷等造成路面较大坑槽、淘空等问题,及时设立警示标志,组织人员尽快抢修;对高填方、深挖方路段的路基、护坡等加强巡查,防止因雨水冲刷导致次生灾害。因山洪、泥石流等导致公路损坏,或造成行车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在相关入口告知车主,封闭交通,安排紧急抢修。此外,公众在出行前可提前拨打内蒙古高路公司服务热线12122了解路况。
铁路:大雨导致多趟列车停运
7月28日,自治区气象局先后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内蒙古中部局部地区又降大雨,呼铁局管内平均降雨量42毫米/小时,达到警戒值,造成包兰线、包满线、大包线集呼间、大包线集大间、集二线等部分线路限速慢行。
呼和浩特铁路局针对雨情严密巡查线路,及时维修故障,同时为每趟旅客列车配备大米、矿泉水、方便面等供紧急情况时使用,并安排晚点列车分别在始发站及沿线停靠车站上水补充餐料。因降雨影响,共造成15趟列车晚点,南昌至包头1482次列车27日停运一天。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旅客列车均已恢复正常通行。
此外,白塔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建立与空管气象部门的通讯信息联系,每小时了解天气变化趋势,根据暴雨天气时机场总体运行情况,监控、指挥、协调及合理调配各种资源。
公路:培训客运驾驶员
针对入汛以来降水偏多的形势,呼运集团公司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400余辆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测、检查,重点对车辆的安全设施配备、方向、轮胎、灯光以及车辆的油、电系统和车载灭火器、应急锤、警示标牌逐一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合格、技术状况符合运行要求。此外,公司还安排安全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对驾驶员进行了雨季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从雨季恶劣天气情况下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到车辆维护、保养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知识充电。要求驾驶员雨天视线不清时,要放慢行车速度;对途经的三级以下公路、山路或水库堤坝等危险路段,确不能行驶的,要及时停靠到安全地带或服务区,坚决杜绝危险路段行车。同时,要求值班人员在每次降雨到来前向各个班次的客运司机进行温馨提示。
卫生部门:抓好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
为切实做好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自治区卫生厅7月30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洪涝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抓好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处置、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环境消杀灭以及厕所、垃圾、粪便管理等重点环节,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气象、民政、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工作。已经出现灾情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启动和调整卫生应急响应级别,迅速有效落实各项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病措施,要统筹安排、科学调度辖区内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时向医疗卫生机构损毁严重的洪涝灾区派出医疗卫生队伍,并携带医疗设备和药品驻点开展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病工作,满足灾区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此外,洪涝灾害发生地区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灾区伤病情、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系统受损情况、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情况和相关需求的信息报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卫生应急值守,落实专人值班,坚持24小时值班制,随时准备开展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
首府:确保有险情地段都有人防守
连日来的几场强降雨给呼和浩特市防汛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部分地区出现险情。目前,呼和浩特市已调动武警、消防、城管、环卫等各级防汛部门深入全市各地对城镇、河道、水库、山洪沟和重要险工险段严阵以待,确保防汛安全。
据了解,全市各级防汛部门要全面排查防汛排涝的薄弱环节,消除影响城市防汛安全的隐患,要做到每个有险情的地段都有人防守,一定要把抢救人员作为防汛抗洪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相关部门要做好防范市区内涝的工作,确保立交桥等地段能及时排水。同时,各旗县区一定要高度重视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切实做好群众的安置转移工作。
防汛部门提醒: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眼下已进入主汛期,连日来的大雨让首府部分地区发生山洪,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日仍有降雨,呼和浩特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提醒广大市民,雨天出门要注意观察天气,带好雨具。如遇大雨,行人尽量不要赶路,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暂时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树木下避雨;不要靠近路沿石行走,避免掉入无井盖的下水道中;切忌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及其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开车族千万不要冒险涉水,因为雨天不了解水面下的路况,不可盲目强行通过。
呼和浩特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市民一旦遭遇险情,一定要冷静沉着果断应对,及时拨打防汛办公室的值班电话0471-4964696、4964216,或者拨打当地热线电话寻求帮助,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及联系电话等,以便及时派人派车携带器材实施紧急援救。此外,也可及时拨打110、119等社会求助电话,由他们转告防汛部门以便联合开展救援行动。(记者 李国萍 郝佳丽 高志华 张国文 刘 睿 段丽萍 孟和朝鲁 杨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