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呼和浩特市二手手机市场秩序,严防不法分子将赃物销赃到二手市场。9月6日下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合城管、辖区派出所对呼和浩特市二手手机市场比较集中的地段进行了专项治安清查行动。记者跟随民警现场进行了采访。
清查可疑手机
“行动开始!”昨日15时许,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全体民警、城管执法人员、辖区派出所干警等70多人分成7个清查小组,对人民路天宏二手手机交易市场、众兴二手手机交易市场、永和二手手机交易市场以及中山东路和人民路沿街两侧“收售二手手机”的散户摊点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15时10分,记者跟随一队清查小组来到位于人民路的永和二手手机交易市场,此时有不少顾客正在挑选手机和手机配件。“您的手机是刚买的吗?”“是的,刚买的,花了350元。”3名女子配合民警对刚买的手机信息进行核实。民警通过检查串号等手机的相关信息,发现该机子并无可疑。随后,民警在清查中发现,在该市场的一家柜台内有2部手机,店家不能正常出示手机收据或者发票,民警当场开具了物品扣押清单。
商家不按规定填写收购信息
在检查过程中,不少商家为了敷衍检查,不按规定填写二手手机收购信息登记表。在天宏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内,民警对一店家填写的二手手机收购信息登记表进行检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治安大队大队长高志军告诉记者:“不法分子向部分商家销售盗窃的二手手机,是销赃的渠道之一。因此,回收二手手机时,要求商家按照规定填写相关信息登记表。”记者在厚厚的一本二手手机收购信息登记表上看到,上面明确标注了卖方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手机特征及串号、联系电话、购入价值及日期。“收购手机的时候你们看机主的身份信息吗?”记者问,“嗯!”一名售货员回答,“是看身份证件还是只登记身份证号?”“登记身份证号。”“收购二手手机的时候向卖家索要购买凭证吗?”该售货员把头转了过去避开回答。执法民警告诉记者:“按要求店家每收购一部手机就应当及时填写登记表,你看他们填写的登记表,通过字迹就能明显地看出,商家为了应付一次填写几十条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让人怀疑。”记者跟随执法民警清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商家在收购手机的时候并没有核实手机的来源,更不会主动向买家索取手机的购买凭证。
路边摊清理难度大
执法人员在对人民路和中山东路两侧收购手机的路边摊进行清理时,三四家摊点老板见到势头不对,还没等执法人员向前询问,撒腿就跑。“相对于有营业执照的二手手机市场而言,这些路边摊更难管理,他们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同时为了谋取利益,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销赃的渠道。”
16时许,执法民警在中山东路清查时发现,一名收购二手手机的女子随身携带的袋子中装有20多部手机,随后民警将这些手机暂扣。当日下午,执法人员通过对路边摊的清理,有6名摊主和他们的几十部手机被带回公安机关,民警将对这些手机信息进行逐一核实。
首府将立法整顿二手手机市场
在行动中,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赵万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对首府地区两抢案件、盗窃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发现很多被抢被盗的手机流入了二手手机市场。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加大了对二手手机市场的清查力度,对手机的来路、收购和销售的渠道进行了调查。通过清查规范二手手机市场,对收赃和销赃的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为了加大对二手手机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防止不法分子将赃物卖到二手手机市场,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已经起草了《呼和浩特市二手手机市场管理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目前,正在审议,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施。”
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发现,有不少市民不能准确地提供丢失手机身份信息,这给公安机关办案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提醒广大市民,由于每一部手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串号,市民可以通过拨打“*#06#”获得并牢记串号,这样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提供的手机串号信息及时破案。(记者王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