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包头的公园、绿地、广场,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近年来,包头市先后建成50多个公园广场,市民生活在“半城楼房半城树”的美景中。“出门不到500米,向北是阿尔丁广场、青年园,向南是友谊广场,向西是八一公园。”家住昆区105街坊的包钢工人李峰对生活环境非常满意。
“建设宜居鹿城,打造绿色城市”是包头市政府与百姓的共识。近年来,为了给城市提质,包头市用本土优势彰显城市特色。他们按照“一山一主题,一路一景观,一园一特色”的要求,对城市主要街道两旁的公园、绿化带进行提质改造。让公园广场突出生态特色,对建成较早的公园,注重对大树的保护管理,广场建设也注重加大树木的栽种量。同时,按照出行500米可见绿地的基本要求,加大了对城市中心区公园、广场的建设力度,形成30余处大型广场和14个开放型公园相环绕的绿化布局,使绿色遍布城市。
包头市绿化始终走在自治区前列。“十一五”期间,包头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43万亩,达到62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9.25%提高到15.1%。
今年以来,包头市在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碳汇造林、大青山南坡绿化二期工程和56个村屯绿化中,拟定完成57万亩的林业生态工程。截至6月,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16.22万亩、封山育林7000亩、造林整地3万亩、中幼林抚育8.1万亩。
为了把大青山南坡绿化二期工程打造成包头市生态建设精品,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激励,吸引了一批民营企业。以天龙公司为例,天龙生态园人工造林1.8万亩,围封3.8万亩,种植了柠条、沙棘、山杏等耐旱树木270余万株,生态园里林、灌、草绿化率达70.1%。
如果说规划和建设完成了对一座城市“形”的塑造,那么,城市管理则能提炼出一座城市的“神”。
从2009年9月起,九原区实施了为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即惠民一点通工程。该工程是一个为群众量身定制的集视频电话和综合类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信访、医疗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从上到下的互通。2011年10月,由昆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加盟,投资690万元建起了便民服务平台和为老服务平台。包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349”便民服务热线系统启动后,可从紧急救援、生活帮助和主动关怀几个方面为老年人以及有需求的弱势群体提供优质的免费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家政、社区政务咨询等便民服务。
2011年,经过两次提标,包头市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累计提高110元,居全区前列。为29874户、62863名城镇低保保障对象发放保障资金2.2亿元。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累计提高2200元,达到每年4000元,为28996户、41373名农村牧区低保保障对象发放保障资金9270万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6700元和4300元,为4262名五保对象发放供养资金1580万元。2012年上半年,包头市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城镇低保每人每月提高55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提高480元。2011年,包头市新建老年社会福利机构4所,全市社会福利机构总数达到32所,床位数7182张,居全区首位。
“我是包头人,我为包头这座城市感到骄傲!”包头人由来已久的自豪感不仅来自于身处自治区第一大工业城市,更来源于近年来包头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让每一个人都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记者 宋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