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生态园里的树木一年比一年多了,简直成了城市的氧吧。”9月1日,正在赤峰南山生态园晨练的赵友望着眼前的绿色,喜滋滋地对记者说。自2010年起,赤峰市先后投入11.3亿元,造林近48万亩,让处于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间的赤峰,变身为一座宜居的山水林城。
打开赤峰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图,“一城两区三网多点”的城乡一体化绿网跃然纸上。经过近3年建设,环城林、人居林、“三网”防护林等十大工程已绿染城乡。在城市核心区,沿环城高速公路而建的是环城生态林,穿城而过的是13.3公里长的河岸景观林。环城高速公路内有红山、南山、西山三片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34.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6平方米。
“水上绿城”让百姓开窗见绿,成为赤峰创建森林城市的点睛之笔。赤峰市投资7.5亿元,对锡伯河、半支箭河、迎金河等5条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12道橡胶坝将河道拦蓄成248万平方米的人工水面,与两岸26.5万平方米的绿地相互映衬。与中心城区水景相呼应,平庄镇的水上乐园、锦山镇的水上公园和湖滨体育公园也成为净化环境的“城市之肾”。在新城区,玉龙广场、蒙古源流雕塑园、石博园等街头公园绿地,融绿色与文化于一体,在还绿于民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品位。
城区是开窗见绿,乡村是广种经济林。自2010年起,赤峰市建成了35万亩节水高效经济林,先后产生了喀喇沁旗的葡萄林木、松山区的苹果林木和南果梨等一批特色经济林基地。与此同时,赤峰市的花卉业、生态旅游业也初见成效,已建成10万亩花卉基地,10万亩、20多处各类生态旅游区。依托生态资源,近郊的香山风景区、三座店水库风景区已初见雏形。目前,赤峰市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青山碧水已成为百姓增收的“绿色银行”。(记者 屈广臣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