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 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喜迎党的十八大:感受新生活 喝彩新变化
 

  衣:个性时尚 得体漂亮

  四大时装周刚刚落下帷幕,通过网络,呼伦贝尔市的高岫玮已经敏锐地判断出2013年春夏的流行趋势。“明年军装风、裸色风肯定流行。”小高在朋友圈子里是有名的“潮人”,每季流行什么样的衣服、配饰、妆容,她都能侃侃而谈。她对衣着的理解是:必须彰显时尚个性,仅仅结实耐穿已经是过时的标准。

  小高今年28岁,参加工作3年,是单位的“一枝花”,不管上班还是逛街,衣服天天换,一周不重样。“现在的人谁穿衣服是为了实用?穿得漂亮,走在街上回头率高才是宗旨。”她说,“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有过年、开学这样重要的日子,妈妈才给买件新衣服,平时就是捡姐姐的,衣服当然以耐穿为主。现在生活好了,工资一直在涨,当然要买衣服。单位的同事,不管年龄大小,每季都要添置许多新衣,大家的衣橱早就从‘一衣多季’变成‘一季多衣了’!”

  爱打扮、会打扮的小高成了朋友中的“形象顾问”,大家出席聚会什么的如何着装、如何搭配,都要咨询小高。闲暇时,小高总会邀上三五“闺蜜”逛街,林立的服装专柜是重点光顾对象。小高和许多同事已经不满足于本地商场的服装款式,经常去较近的哈尔滨、沈阳等大城市“血拼”。除此之外,网购也是小高购衣的一大捷径。“有些品牌或者最新的款式当地商场没有,网购就能发挥大作用。除了淘宝、京东等大众网站,我又发现不少经济实惠的网店,衣物紧跟潮流,价格实惠,还有海外代购业务。”

  一份我区城乡居民消费调查显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区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倾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成衣化,衣着类消费增长较快。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047.9元;2011年达3715元,增长1倍多;农牧民衣着消费也从过去的低档、耐用型向高档、时髦化转变。(记者 冯雪玉 

  食:合理搭配 吃出健康

  每天早晨,从公园锻炼回来,70岁的薛文学都要逛逛附近的菜市,挑菜买肉。今天,他拎回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和几样时令鲜菜。“吃饭说起来简单,可怎么能吃得营养又健康,却是门学问。我和老伴每天花时间研究吃,还研究出一本养生菜谱。”说起吃,薛文学头头是道。

  薛文学老两口研究出的这套“养生菜谱”就挂在他家厨房墙上。翻开一看,配着彩色图片的菜谱上列着12个月里每日三餐的具体内容,这天中午是鲫鱼豆腐汤配两样小菜,主食花卷。

  薛文学的老伴李爱爱给记者端出自己磨的豆浆。她说:“以前什么都不舍得吃,现在条件好了,我就想着让家人吃得营养健康,身体棒,工作生活才有劲儿。”薛文学说,日子好了,人人都开始注重身体健康。这两年,他家饭桌上的花样多起来。比如早点,以前总凑合,或者干脆不吃;现在一顿早点就有鸡蛋、豆浆、馒头、煮花生、黄瓜或野菜蘸酱、阿胶枣……加在一起有七八种。午饭和晚饭就更丰盛了,春夏还添些野菜或苦瓜。一天下来,食谱里涵盖20种以上的食物。

  薛文学专门买了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像专家似的给记者介绍起来:“第一条,提倡食物种类多样化。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每天吃20种以上的食物并不难:一天三顿饭,主食可有米、面两种,配以鱼、肉、蛋、奶、豆制品、蔬菜等,两餐之间再吃些水果。需要注意的是,摄入的营养成分一定要合乎比例。以成年人为例,每天吃的主食应占一天总摄入热量的六成;蛋白质类一天吃1个鸡蛋、1袋奶、2两肉类;除土豆和藕外,蔬菜每天每人的食用量最好能达到一斤;水果的摄入量不应超过蔬菜……”

  “前年体检,我的胆固醇还有点儿高,今年各项指标都合格,这都是我们家‘养生餐’的功劳。”薛文学得意地说。

  盛世盼长寿,小康重养生。看看身边,像薛文学老两口这样的“养生达人”还真是越来越多。(记者 胡芳)

  住:设施配套 明亮宽敞

  “我对这个新小区很满意,环境好、交通便利、停车有序、出门有大小超市、还有游泳场所……”近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嘉和国际小区,碰见正在门口蔬菜店买菜的杨美莲,她与记者乐呵呵地聊了起来。

  进入小区内,迎面只见小桥流水、绿意盎然。东侧空地上,跑步机、健骑机、吊杆秋千等一应俱全,几个孩子、老人正在悠闲地锻炼身体,“过去买房子,把心思都放在户型和楼层上了,与房屋配套的环境、设施、设备、物业服务方面基本不懂得考虑,在条件差的小区居住时间久了,很不顺心。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觉得看一个小区好坏,首先硬件设施必须到位,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是重要指标,这样住得才能顺心。”对于现在生活的这个小区,42岁的居民李洁女士很满意。

  记者跟随李洁来到她家居住的单元。6位密码一输入,楼门自动打开。楼道内干净整洁,杂物垃圾一概没有。来到她所居住的13楼,只见楼道内放置着由物业公司提供的大型垃圾桶,桶内用黑色的塑料袋罩着。墙壁上贴着的长方形告示单上,写着各项温馨提示。乘坐电梯下到地下车库,大小车辆停放得整整齐齐。“一车一卡,管理严格,我们很放心。”李洁说。

  “在我们小区,居民家的自行车是免费存放的,看管也很到位。夏天,小区里的游泳池就成了大人孩子们健身娱乐的乐园。晚饭后、周六日,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畅游……”站在小区西侧的游泳池边,居民赵利明欣慰地说,“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小区,才是理想的家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城市居民住楼房讲究越来越多,楼层适中、南北通透已经是最起码的要求,小区内部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物业、安保、绿化水平等都在考虑范围之内。(记者 刘春芳)

  行:路盲不怕 手机导航

  “咱们这是到哪儿了,还要多久能到康巴什?”

  “我查一下手机上的电子地图……”“那玩艺儿管用吗?”

  “当然!你看,这个圆点是我们所在位置,离目的地有多远,点一下就能显示。它还能根据GPS定位追踪测定车速,估算出行程需要的时间。”

  “这么先进啊?我怎么不知道。”

  “这就叫‘在线生活’,你‘奥特’了!”“90后”姑娘杨洋家住赤峰市,现在呼和浩特市工作。平时出门,她习惯用手机随时“定位自己”。全新的“在线生活”对她而言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杨洋告诉记者:“刚到呼和浩特,人生地不熟,认路是个难题。给手机下载安装一个小应用,就能使用电子地图,不但可以指路,还能查询公交信息,把目的地输进去,乘几路车、到哪儿转车……一目了然。”

  记者观察发现,现在身边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便利生活尽在“掌握”。今年从外省区跳槽到呼和浩特市的小季凭借手机上安装的一个导航,自驾车近700公里,沿着从未走过的省际公路顺利“摸”进了城。“设定目的地,它就能指路了,前方需要拐弯,会发出语音提醒,非常准确。”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东奔西跑,初来乍到的小季借助手机导航,跑遍了大半个呼市。“要不是有这个帮手,初来陌生城市真是两眼一抹黑,连个加油站都找不到。”借助手机导航,指头轻轻一触,商场、餐厅、加油站、银行网点等的分布情况就能查到,同时获得公交路线或驾车线路的详细信息和提示。“有了手机导航,可以瞬间把你从路盲变成路导!”小季得意地说。

  根据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我区共有手机用户2610.24万户,其中1584万户开通了手机数据业务,接入了移动互联网。“在线生活”的日益普及,给“路盲”带来便利,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记者 黄永锐)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彩色雾凇”美景
安居工程安民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市225个小区老旧楼房穿新衣
内蒙古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