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走进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登高而望,只见“阳坡满山杏,阴坡尽是松,杨柳绕山中,山脚野果红”。作为全区率先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的旗县———林西县通过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让1.2万多农户致富。
七合堂村73岁的农民边振庭家有120多亩果园,还养着狍子和马鹿,1年能收入20多万元。在他新栽的蒙古野果林里,他算了一笔账:“这林子3年就可结果,5年就有产量,等到七八年时就可以进入盛果期,1亩地能产2000多斤,就按每斤1元钱计算,1亩地就能有2000元的收入。县里承包荒山70年不变的政策,既绿了荒山又富了百姓,真是一举两得!”下一步,他还想扩建自己的果园,开办林果采摘项目,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这里消费。
大营子乡马莲滩村72岁的宫茂森,1998年承包了200亩荒滩种植速生杨,3年后开始在自家的树林里饲养山鸡。目前,他的这片树林已有成材树1万余株,林中放养的山鸡达4000余只,这几年卖山鸡和山鸡蛋的收入年均达30余万元。
为了破解干旱缺水的难题,林西县大力推广节水经济林。“农民自愿、政府购苗、乡村组织、部门指导、树随人走、谁栽谁受益”的政策一出台,农民发展节水经济林的热情高涨。在大井镇中兴村,农民郑红琴告诉记者,今春她家的17亩低产林地被规划进高效节水经济林改造中,春季造林时,她和村民搭伙一起栽下果树苗,接上滴灌,覆上膜,现在长势不错。
今年,林西县新开发建设膜下滴灌经济林2.5万亩,栽植各类经济林苗木50万株。如今,全县高效节水经济林总面积已达5.4万亩;经济林总面积扩大到105.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75%。(记者屈广臣 范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