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强(右)和同事一起研究证据(摄于10月19日)。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群众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荣誉,比赢得民心更珍贵。”这是十八大代表、山东省莒县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科长、主检法医师邵明强的心声。
在又苦又脏又累的检察法医岗位上,39岁的邵明强已干了17年。邵明强对记者说,法医关乎“法”和“医”,差之毫厘将谬以千里,半点马虎不得;写法医鉴定的那支笔,很轻,又很重,一丝一毫的疏漏,对当事人就是一生一世的遗憾。
去年夏天,莒县沭河桥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青年骑三轮车带着他父亲,被后面行驶的摩托车撞上,父亲从三轮车上摔到地上死亡。邵明强通过尸体解剖发现,死者系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挫裂伤死亡。上述体征一般都是强力作用形成,结合现场勘查,上述损伤不符合案情,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邵明强当即询问这个青年,他父亲此前是否已受过伤,青年矢口否认。邵明强觉着此案疑点很多,就来到死者所在的村子,经多方了解终于查明真相。原来死者当天下午不慎从墙上跌下,当即昏迷不醒,死因也正在这里。死者家属口服心服,承认隐瞒了真相,避免了一起刑事错案的发生。
17年来,邵明强共办理各类检验鉴定案件9800多起,其中活体检验7000余起,尸体检验1900余具,文证审查900起,避免错案17起。
法医工作比较艰苦,不仅要经常与血肉残肢和尸体打交道,还要经常在缺乏防护隔离设施的情况下“野外作业”,常常是夏天强忍着高腐尸体的恶臭,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十天半月也抹不去那股难闻的味道;冬天,呆在冰天雪地里,拿解剖刀的手常常被冻得麻木难忍,双脚因长时间不活动也常被冻伤……但是,邵明强从来没有退缩过,无论是血腥的伤亡现场,还是腐败恐怖的尸体,他从来没有叫过苦、怕过脏、喊过难。
2007年5月份的一天,邵明强接到了莒县刘官庄镇一个被鉴定人盛某家属的“求助”电话。原来,早在2006年10月份,盛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身体功能大部丧失,治疗结束后急需做法医鉴定。根据规定,法医鉴定中法医必须亲眼见到伤者本人。盛某无法行动,家属特别为难:如果要到法医门诊来,需要四五个人用担架抬着,伤者受罪、家人受累。
邵明强决定登门验伤。等他赶到盛某家中,仔细验完伤情之后,令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盛某年迈的老父亲感激万分,老泪纵横,扑通一声给他跪了下来。
那个跪在地上的苍老的身影,让邵明强反思、自责了很长时间。不久,他向院里提出要成立“流动法医鉴定室”,对损伤严重、无法行走的被鉴定人要到病床、到家庭、到现场进行鉴定,尽量避免伤者在搬运过程中的痛苦和不便。院党组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此后,无论是交通便利的城镇还是偏远闭塞的山区乡村,损伤严重、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只要打一个电话,他就会马上登门进行鉴定服务。
近年来,邵明强为被鉴定人上门服务230余人次,走遍了全县21处乡镇的230多个村庄,行程1万多公里。其中,有一个伤情复杂的被鉴定人郭某,在两年多时间内他曾经8次上门服务。
邵明强说,每次看到那些来做鉴定的农民朋友,我都好像看到了父母的影子。我经常提醒自己,“老百姓不容易,出了事更难。我一定要多尽点心、多帮一些。”
他对自己“约法三章”:常年坚守值班,让做鉴定的群众少跑腿;热情周到服务,对所有来做鉴定的群众,无论性情偏激、态度粗暴,还是不服鉴定结果、无理取闹,要笑脸相迎,耐心解释,直到群众满意;准确及时出具鉴定,不让当事人着急、为难。
今年4月份,莒县检察院成立了“邵明强工作室”,主要通过开展阳光法医鉴定,协助处理由本院受理的与法医鉴定有关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的调处、弱势群体救助等工作。邵明强把上级颁发给自己的奖金捐献出来,连同鉴定中心鉴定费收入,设立了弱势群体救助金,救助在法医鉴定工作中遇到的经济特别困难当事人。
长岭镇后下庄村村民史某的女儿、儿子是工作室首个救助对象。2010年,史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邵明强多次上门为其验伤,了解到史某之妻2008年身亡,其父双目失明多年,其母已70多岁,一女一子都在上小学,生活困难。工作室成立后,院党组决定“每年两次发送救助金6000元,用于保障姐弟俩的学习和生活,直至姐弟俩完成学业,长大成人”。史某感激地说:“我这个家,已经是一堆死灰了,邵法医就像给点了一把火,又着起来了。”
“很多被鉴定人跟我成了朋友,每逢节假日,他们就给我发个信息,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我到乡下调查案子,经常有人热情地跟我打招呼,问我是否还认识他,感谢我为他做检验鉴定,非要请我到家里吃饭……听着乡亲们亲热的招呼声,我心里一阵阵的温暖:自己的努力让社会更和谐,这种付出就完全值得。”邵明强说。(记者王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