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供暖抢修工:寒冬送温暖
内蒙古新闻网  12-10-24 10:1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10月15日,供暖开始后,有这样一群人,不畏辛苦,为了守护万家温暖,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4小时随时待命,家家户户的温暖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高评价。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供暖抢修工李占伟,听他讲工作中的故事。

  “我没有什么文化,赚的就是辛苦钱;不怕辛苦,就怕得不到客户的理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赚点钱,让媳妇过上好日子,供两个孩子念完大学。”

  24小时随时待命

  若把冬天比做一场战役,想打赢这场胜仗,供暖是最前线。从事供暖工作的工人,每天都要面临各种突发情况。而供暖抢修工就要冲到最前线,用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攻克各种难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守卫全城百姓的温暖。

  暖气就像一个未成熟的孩童,如果心情郁闷了,就要发点小脾气。闷气排解了,一切恢复正常。有时闷气排解不了,脾气大了,大家都跟着遭殃。

  “最近刚开始供暖,活特别多。昨天我一晚上几乎没睡,晚上快11点了才到家。凌晨3点多,接到客户的抢修电话。迷迷糊糊地起床,穿上还未完全晾干的衣服匆匆赶往现场。活还没干完,汗也没顾上擦一下,又得赶往下一个地点。”李师傅简单朴实的几句话,透露出工作的辛苦。

  工作中的小插曲

  李占伟说,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没念过多少书,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希望他们在大城市学好文化,将来靠头脑赚钱。苦点累点都不怕,农村人都是吃苦长大的,就怕遇上不讲理的。

  “有一次,凌晨两点多,有一位客户打来电话,说暖气跑水了,从4楼一直淹到1楼。因害怕造成更大的损失,赶到现场后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将暖气修好了。不料,客户反悔了。之前讲好的500元,只给300元。原因是修理的过程太短了,没有技术含量。”

  客户的嚷嚷声惹怒了自己,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真的想跟他们大吵:“为什么提前都讲好了又要反悔?”话到嘴边又咽下了。“顾客是上帝!”最后,在周围邻居的帮忙调解下,事情才得以解决。尽管自己亏了点钱,李占伟心想:“吃一堑,长一智吧!”

  衣服湿透是常事

  谈起自己的工作,李师傅很自豪。尽管辛苦,但可凭借自己的双手,让妻子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李占伟笑言:“只是媳妇常常抱怨,没有时间陪她和孩子。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想和他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呢。误上一回,下回客户就不找你了。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媳妇是心疼自己总吃不上饭,还常常湿漉漉的回家。”

  从事供暖抢修工作已有10多年的时间了。这些年,几乎没吃过几顿中午饭。一忙起来,就忘了。刚开始的时候,胃疼得受不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供暖抢修工人,常常跟水打交道,衣服湿透了是常事。

  为居民送去温暖

  李占伟告诉记者,这还不算辛苦,还有更多琐碎的事情,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李占伟今年40多岁了,想起自己20几岁时,带着妻儿借路费,从河南的一个小农村来到呼市,从一个小学徒工一点一滴干起。那个时候的辛酸,至今仍记忆犹新。人生地不熟,一家4口挤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不足1000元。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吃肉对于一家人来说简直就是奢望。

  现在党的政策好了,一家人住上了两室一厅的楼房,电视从黑白换成了29寸的彩电,还用上了电脑。当初,孩子上学要交借读费,两个儿子的学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现在借读费取消了,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宽裕了。在老家还上了医疗保险,每年交10元钱,费用能报销70%,大大减轻了负担。以前是琢磨着如何解决温饱,现在是想着如何过好生活。

  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穷小子到现在,李占伟经历了比别人都要艰辛的路程。从刚开始到处找活,到现在每天电话不断,客户很多。李占伟用自己的辛勤和努力,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工作10多年的时间,从1000元的微薄收入到现在的每月收入六七千元。李占伟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尽职尽责,你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

  在供暖抢修这个岗位上,李占伟用他的努力和坚守,在严冬里为居民送去温暖。(实习记者 郑文晶)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深秋美景
金秋喜事有几多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晚秋雪景
大雪致绿化树很“受伤”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