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老典型见证新变化】到廷·巴特尔家看看!
 

廷·巴特尔察看鱼塘。生态鱼塘的成功实践,让牧民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

  沿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向西行驶几公里,一处现代化家庭牧场进入视野。洁净宽敞的住宅,布局整齐的棚圈,波光粼粼的水塘,悠闲散步的牛犊……这就是新牧区建设典范、十八大代表、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的家。

  记者到访时,廷·巴特尔正在电脑上整理他最近拍摄的草原图像。他说,拍摄这些照片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记录草原生态变化。

  整理完图像,廷·巴特尔到院外干活。天气逐渐转凉,门前鱼塘的水要放掉。打开闸门,只见一池塘水并没有任意排掉,而是通过他精心设计的地下管道存储起来,准备用来浇灌草木和冲厕。

  廷·巴特尔家的房顶上有一个带玻璃的小房子。这是一个储水箱,他家的生活用水都储存在这里,而冬季的保温就靠小房子上面设计的玻璃窗。这个水箱安装了警报装置,只要水位升到一定位置就会自动报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记者发现,在房子的周围和每一处建筑物上,几乎都暗藏着玄机。

  媒体的同行都熟知廷·巴特尔的“蹄腿论”,如今他又倡导“打草不拉草”。在他的冬季放牧草场上铺着一排排打下的草,这样既可确保草的营养不流失,也可保证牛过冬的膘情。“来年2月份牛再吃黄草时,也不会掉膘。”他家的草场分为夏季、秋季、冬春季、牛犊草场和打草场等9块。

  虽已深秋,廷·巴特尔家网围栏内依然枝繁叶茂,与远处的知青林遥相呼应。上山下乡时,他就开始在这里种树,30多年来,他不间断地在这片草场上种植了苜蓿、德国黑麦草、红柳、俄罗斯大果沙棘等270多种植物。

  廷·巴特尔带头搞的生态鱼塘很有特点,养着草鱼、鲤鱼等5种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互不影响。据他讲,全嘎查的5个生态鱼塘,3年后可创收150万元。

  走进廷·巴特尔的修理车间,各式各样的工具铺满地。银匠、木匠、瓦匠、铁匠、皮匠他都干过。在这里,他不知给多少牧民修理过生产工具,也不知改装过多少拖拉机、打草机、摩托车。他的一些改装,得到了生产厂家的认可。车间中央的一台吸引蚊虫用来喂鱼的太阳能光感灯和赶鸟的风车,就是他亲手设计制作的。

  采访廷·巴特尔,他谈及最多的是,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和怎样让牧民的生活更富裕。从扎根草原的第一天起,廷·巴特尔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如今,通过生态治理和划区轮牧,萨如拉图雅嘎查成了草原观光旅游的胜地,光旅游和奶食品这两项,全嘎查牧民年均增收100多万元。(记者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赵海龙)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开鲁大葱丰收了
十年生态:脚踏实...
库伦旗通火车了
深秋美景
金秋喜事有几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背法庭”下乡来
内蒙古落成国家登山步道示范工程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