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是呼伦贝尔的发展理念。而“五区建设”则是这些践行这一理念的行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呼伦贝尔,听到的是“工业重点抓园区、农牧业重点抓项目区、生态重点抓沙区、城建重点抓棚户区、旅游重点抓景区”的发展思路,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感受到的是百姓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
吹响“集结号”
对于呼伦贝尔来说,最需要破解的就是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呼伦贝尔的决策者们十分清楚这一点,“工业园区化”,成为发展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高效环保,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用最小的资源占用,实现最大的效益,本着这样的宗旨,呼伦贝尔工业园区建设渐入佳境。
走进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就在2011年,这个刚刚组建的开发区,在呼伦贝尔市1/2500的土地上,实现了全市近1/5的工业总产值。今年,该园区又有5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呼伦贝尔市建设工业园区的“得意之笔”。呼伦贝尔市要求,除风电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外,凡不在园区内的工业项目,环保等相关部门一律不予审批。目前,全市有645户企业进驻园区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业集约发展水平,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呼伦贝尔守护美丽的“底气”更足。今年,该市确定了105个重点招商项目,明确提出:凡是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不上,凡是影响群众利益的项目不上,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上。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牧业则在向项目区聚集。呼伦贝尔市是农牧业大市,但传统的生产方式产量低,效益差,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呼伦贝尔市在农牧业发展上重点突出示范园区建设,把各方面的投资向项目区聚集,不断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示范引导、突出规模,使农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共创建农牧业示范园区、示范带9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9个,水产养殖示范场6个,“平安农机”示范旗2个。通过示范园区建设的引领,有力地改善了全市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科技示范带的带动作用。
农牧业抓项目区,又吹响了一曲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集结号”,2011年,呼伦贝尔农牧业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05亿斤,增长4.9%;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652万头只,畜群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51户,实现销售收入211.1亿元,增长3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43元,较上年增长21.4%,实现连续8年较快增长。
延伸“主色调”
绿色是呼伦贝尔的主色调,也是呼伦贝尔美丽的根基。然而,历史上形成的呼伦贝尔沙地,却成为绿色呼伦贝尔的隐忧。
2009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号公益工程出台:向沙地宣战,捍卫呼伦贝尔的美丽容颜。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呼伦贝尔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4.72亿多元,治理沙地面积314多万亩,保护草场千万亩,今年已完成沙地治理95万亩。
大规模的工程治理及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的推行,令呼伦贝尔收获颇丰。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化土地总面积比2004年缩减了36.4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比2004年缩减了8.9万亩。部分流动、半流动沙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沙区植被盖度比治理前平均提高15%。这是自有监测史以来,呼伦贝尔沙地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缩减。
如果说治沙是为呼伦贝尔的美丽“补妆”,那么景区建设则是为呼伦贝尔的美丽添彩。呼伦贝尔在原有众多景区景点基础上,大手笔建设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白音哈达景区等4个文化产业园区,将传统历史文化与景区风光融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呼伦贝尔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呼伦贝尔不断打造精品文化名片,从“吉祥三宝”到“五彩呼伦贝尔”,从《敖鲁古雅》到《呼伦贝尔大雪原》,一系列的文化作品享誉世界,更为这片草原注入了极大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呼伦贝尔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红春、绿夏、金秋、银冬的系列活动依托各地景区陆续上演,文化与风光融合,民俗与节庆互动,展示着呼伦贝尔最美丽的风情。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920万人次,同比增长27。8%。
挥别“板夹泥”
呼伦贝尔地域辽阔,历史上形成了林区、垦区、农区、牧区、矿区等多种经济类型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由于历史的欠账,至“十五”期末,50万林区群众大多还居住在几十年前建设的“板夹泥”平房中,居住条件较差。为此,呼伦贝尔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城市建设重点抓棚户区”,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告别“板夹泥”平房,住进舒适的楼房,甘河森工公司源江林场退休职工赵凤友兴奋异常。“50平方米的楼房只花了2万元,比市场价便宜了5.5万元,棚户区改造,让咱受益了”。
与赵凤友有相同感受的人,在呼伦贝尔何止千千万万。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年初,大兴安岭林区已有5.9万户、近15万林业职工、家属迁入新居或原有房屋得到了维修改造。而2007年至2011年期间,呼伦贝尔市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6亿元,超过18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呼伦贝尔市先后制定了20多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文件,制定了专门优惠政策。并逐步完善住房保障操作程序、操作办法和管理模式,形成更为健全的住房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健全领导负责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地企协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和推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城区治理、房地产开发“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今年,呼伦贝尔市继续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截至9月底,呼伦贝尔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2.6万户,超年初计划任务6138户,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国有林业棚户区改造开工2.25万户、112.8万平方米。(记者江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