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生产,让农民富裕起来。多伦诺尔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以大力发展蔬菜、奶牛、肉牛、养猪、养禽、马铃薯、瓜果花卉七大富民产业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多伦诺尔镇还发挥中心镇的地缘、区位优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集体经济收人,缓解就业压力。今年,已引进2家投资企业。
大北沟镇第一蔬菜种植区1.2万亩精、优、特、细蔬菜种植,现种植完毕。第二蔬菜种植区在继续巩固2.3万亩种植面积。坐落在牛槽洼村的育肥牛产业区———内蒙古“大元牛业”,占地面积400多亩,投资近亿元,建成后一次性可出栏育肥牛3000头以上,是锡林郭勒盟地区最大的育肥牛基地,它的建成将成为多伦县育肥牛产业的龙头,对拉动周边地区育肥牛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大河口乡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为先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人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发展特色农牧业为支撑,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唐国际多伦煤基烯烃项目。
新型工业的绿色崛起
2003年时,在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下,多伦人深刻地认识到:差距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关键还在工业!找到了差距,多伦人更看清了自身优势,多伦有着丰厚的“家底”:多伦县拥有库容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1座、库容26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7座。同时,多伦县还是锡林郭勒盟地区连接东北与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叠加带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双重受益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多伦县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先决条件。
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多伦,按照“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的原则,2007年建设了新型工业化化工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孵化作用。在工业园区内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唐多伦煤化工、氟化工等一批大型企业先后人驻园区,博达电力机械模具、立高保温材料、华川塑料加工等一批煤化工下游项目也相继落户工业化化工区。预计到“十二五”末,园区将形成400亿元的工业产值。工业园区聚集规模效应日益彰显,初步形成了企业规模大、投资额度大、产品附加值高、拉动作用强的工业发展格局,利用最少的土地实现资源开发的最大化。
在新型工业化化工园区及园区内重点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多伦协鑫、多伦超大、多伦伊利、铁矿、风电等一批重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多伦逐步实现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转型,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初具雏形。
大唐大西山一、二、三风电三期相继并网发电,西山湾风水互补发电、洁净煤、燃气输配工程及加气站、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同时,该县围绕煤化工、氟化工等项目实施的“煤路电化管”产业链、煤化工下游产业链、氟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与氟化工相联系的产业链和“三废”综合利用产业链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延长了产业生产链条,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2011年多伦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亿元,地方财政收人完成5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35.52亿元。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地位更加明显。美丽在这里展示得更加耀眼,发展在这里进行得更加科学。
文化建设让千年古城焕发时代魅力
多伦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太多辉煌的印迹。康熙会盟于多伦,后建“汇宗寺”。漠南商贸活动中心———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县城东南,自兴建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多伦县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响亮地提出了打造文化大县的口号。随着文化大县建设步伐的加快,多伦县的文体事业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协会承办、部门支持、全民参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大型活动常年不断、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为继续保持和发扬多伦县群众文化基础雄厚的优势,每年安排县级以上规模的文体活动100余项,使文体活动贯穿了全年,“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季季有演出、年年有创新”的文化氛围已在多伦县蔚然成风。
基层群众体育网络发展迅速。目前多伦县有信鸽、钓鱼、门球、乒乓球等15个单项体育协会。
文艺精品频现亮点。陆续出版了“墨香飘名镇丹青绘古城”多伦诺尔书画集、“古城名镇漠野风歌”书画集,制作了“草原水乡生态多伦”MTV歌曲专辑。出版了《放歌新多伦》歌曲光盘和《多伦文物古迹》、《多伦民间故事集》、《康熙会盟》等作品。
品牌文化和赛事打造初显规模。连续5年举办了以传统的正月十五文化庙会和举办多伦诺尔冬季冰雪节为主题的文化系列活动,共组织了6届环多伦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山西会馆晋剧艺术节、“激情广场彩色周末”广场文艺演出等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形成多伦县特有的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最佳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文化队伍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乌兰牧骑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的同时,全县还有业余文艺团体12支,并成立了16支学生文体表演队。各民间文化团体,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不但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创新发展了多伦传统的民间文化,而且培养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使多伦的民间文艺源远流长。
做大民生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近年来,多伦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2012年,全年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45%以上。
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使更多愿意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接受培训。2012年,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成功创业率达到了96%,为符合贷款条件的23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万元。全年征集盟内外就业岗位7532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0.4%。安置城镇各类人员171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99%。
为更好地解决城镇低收人群体的生活困难,促进城市救济工作的规范化,多伦县于1999年开始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于2006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多伦县作为全区农村医疗救助试点旗县,2005年全面开展工作。2012年自治区把多伦县列为全区医疗救助示范县,县政府财政列支4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90万元,全部用于因病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
多伦县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8000多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65900多人;启动了“五七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面落实教育助学补贴和救助政策,发放“四免两补”资金884万元,发放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26.4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25.8万元。
多伦县还把贫困大学生救助标准提高到最高3000元,救助范围从原来的仅限低保家庭扩大到了因病、子女上学致贫的低保边缘家庭。
多伦县在住房建设方面,今年已拆迁城市棚户区520户,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1440万元;新建廉租住房162套,总建筑面积8019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238.82万元。2012年将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低保家庭全部发放租赁补贴,实现应保尽保。上半年共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78.48万元。县委、政府年初公开承诺的涉及民生领域“十件实事”全部兑现,累计投人资金7000万元,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多伦县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2年全年投人教育经费达到1.08亿元,增长45.9%。
深人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区文明旗县测评中,多伦县排名第七,继续保持全区文明旗县称号。全县各项工作再创佳绩,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自治区级奖项15项、盟级奖项48项。(白沙 王久玲) (图片由多伦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