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至6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降雪寒潮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暴雪,致使当地交通和农牧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次最大的降雪量出现在喀喇沁旗锦山镇,24小时内达到31.6毫米,为历史上所罕见,除导致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等地多条公路客运线路停运、机场关闭和航班延误外,还造成一些农区部分蔬菜大棚倒塌和牧区出现白灾。其中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受灾较严重。截至11月5日12点,降雪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849万元。其中赤峰市设施农业因棚架倾斜、墙体坍塌等导致的受灾棚室有4605栋,预计经济损失达2645万元。
截至记者发稿,锡盟除了发往303国道方向的40多条客运班线没有通车外,发往区内外的其余客运班线全部恢复正常;赤峰市境内3条高速仍封闭,民航已开启,长途客运仍停运;通辽市境内因下雪停运的13条客运专线还未恢复运营。
目前,赤峰市600多名农业专家和5万多名党员干部,正深入到70多万亩设施农业种植区和牧区指导生产自救,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呼伦贝尔市已启动应急方案,要求全市各级气象部门提前一周密切跟踪监视天气变化,指令交警部门根据气象信息对重要交通路段采取封闭,降低交通隐患,保证安全。(综合记者巴依斯古楞 屈广臣 范树清 郭洪申 李新军 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