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狭窄颠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丰富的物产运不出去……曾几何时,阿旗巴彦花镇百姓为出行难、行路难、发展难、致富难感到无奈与心酸。公路不通,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公路不畅,也让他们饱尝了由此带来的损失。近几年,巴彦花镇党委、政府为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村投入的历史机遇,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了公路交通整镇推进项目,新修坤先﹑哈东等7条线路91公里水泥路面,全镇农村公路村村通达到19个,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86%,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目标。颠簸不平的“摇篮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屡烂屡修的“永修路”铺成了小康路。
巴彦花镇西部的9个村地处山区,是有机杂粮基地,丰富的资源运不出去成了镇党委、政府领导的一块“心病”。随着“村村通”水泥路的建设,拉近了农村与集镇区的距离,也拉近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宝山村是一个山村,夏季山洪频发,出行道路年年修年年冲、破败不堪,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着该村的发展,如今路通了,以前的山洪沟修上桥了,便利了群众的出行,也繁荣了该村的经济。贯穿乌兰苏木村的巴天线﹑哈东线两条公路修通后,群众的出行方便了,原来农畜产品经常出现的滞销、卖不上价等情况一去不复返,顺畅的交通带来了更多往来经商的客商,当地百姓们着实感受到村村通带给他们的实惠和温暖。
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农村道路,像一条条流动的血脉,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巴彦花镇整体发展充满了活力。 (通讯员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