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冬季,菜价问题就成了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就连平时家家冬季必备的大白菜都是节节攀升,市民叫苦连连。可在包头市周边的菜农同样叫苦连连,因为菜价上不去,菜农收入低,城里菜贵,菜农卖不上好价钱成了一个矛盾体。
城里菜价高市民叫苦
家住高新区景苑附近的张女士,每天早上送孙女到幼儿园后,便直奔附近的3个菜市场和一个超市,精挑细选寻找价格便宜的新鲜菜,听说哪个超市大白菜4毛一斤,那张女士会毫不犹豫地赶来,在超市排队半个小时买上3颗大白菜。“这个价比外面菜市场里便宜一半呢!”。可张女士也不敢多买,一是家里没地方放,二来买得多了,暂时吃不了,容易坏,得不偿失,所以张女士只能天天到处跑,货比三家。
记者走访了包头市的多家菜市场发现,今年的价格比往年冬季价格略高出10%左右,友谊批发蔬菜市场的菜商告诉记者,今年受外地蔬菜的影响,进入11月中旬后价格都有所上涨,像菠菜、生菜这些叶类蔬菜批发价格最低在0.6元/斤,其他还有卖1元/斤的。在一些蔬菜零售店,很多叶类蔬菜零售价在5到6块钱不等,就连普通的大白菜都卖1块钱一斤。
农民苦叹菜价低
菜价居高不下,菜农是受益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王艳萍在哈林格尔乡种植蔬菜已经有5个年头,她告诉记者,今年夏天的时候她种的生菜、菠菜和油麦菜等菜都卖不上价格,本想着进入冬季了,这些反季节大棚蔬菜能挽回些损失,可没想到,自己家的蔬菜却仍然难以销售。王艳萍介绍:“现在村里的菜农收入都不行,因为本地菜质量好,所以价格相对高一些,一些商贩为了图利益最大化,都进一些便宜的、质量差的外地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里没有专门的市场,自己开着车进城没处买,到处都是管制,商贩不来,菜农出不去,造成菜价上不去,甚至滞销。说是农超对接可以拿到补贴,可是大多时候都对接不上,补贴也没有。”
农超亟待对接
一方面是市民买不上便宜菜,一方面又是菜农有菜无销路,价格上不去,而农超对接能有效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
包头市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农超对接机制,如今确实“生意惨淡”。
北京华联超市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其实超市也希望能实现农超对接,这样以来,一方面价格便宜了,另一方面保证了蔬菜的新鲜,但由于政府补贴迟迟不到位,超市为了盈利只能选择便宜又实惠的外地菜。这种情况不只有北京华联超市,同样存在于包头市的各大超市当中,其实超市和菜农都希望这农超对接不光光是一纸空文,应该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百姓得到实惠。
本地菜种类少价格高为症结
据了解,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通过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销一体化的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实现真正的农超对接后,基本实现了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不仅避免农户生产的盲目性,而且对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起到稳定作用。同时,避开了蔬菜从田地到收购商到批发市场到零售商再到市民餐桌的复杂流通环节,从而减少蔬菜流通成本的同时给消费者也带来了实惠。
包头市2010年开始实行农超对接工作,但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在包头部分地区,农超对接工作因蔬菜品种问题,仍受制约,工作开展并不理想。
哈林格尔村秦主任表示,去年基本与包头市所有超市都进行了对接,可最终谈成的对接很少。一方面因为本地蔬菜较少、相对外地蔬菜价格高,尽管品质好销售量也低于外地菜。另一方面,菜农雇人收菜、拉到市场销售的车辆装运费,再加上与超市供应商谈判也很复杂。村里的农户都主要把菜销往陕西、巴盟等周边盟市。今年村里与两个超市正在洽谈合作,目前还不确定能否成功。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通过直供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在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中国只有15%左右。在包头许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合作社懂得销售的人才太少,而且也控制不好蔬菜进入超市的总量。对接后,往往在超市中需要设立专摊专点。在超市销售的70多种蔬菜里,本地蔬菜通过农超对接销售较好的只有土豆。
沙尔沁沁园蔬菜水果产销产业合作社吴文国告诉记者:“农超对接减少的农户蔬菜到销售中间的流通环节,一次性输送到超市。我们通过对比,农超对接销售的蔬菜价格要比市场销售的蔬菜价格便宜0.1元0.2元左右。农超对接农民获得的受益增加0.2元左右。在与超市对接的过程中,主要担心损耗问题,控制不好供应到超市的菜量,就会导致亏损。”
走访的几家超市工作人员也表示,一方面能进超市的本地蔬菜种类较少,另一方面真正能惠及农户的政策、服务也少。2011年,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也倡导,通过洽谈会、展销会等推广活动,畅通农超对接渠道,创造超市和农户双方见面的机会和沟通机会。要求降低合作社农产品进入超市的门槛,鼓励对接双方建立长期对接合同。而对于能够实现农超对接的农户,给予一定力度的补贴,同时开设能够为超市和合作社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呼吁政府能够加大政策方面对农民的扶持力度。(记者 崔坤钰 实习记者 刘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