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生态根基描绘牧区新景
在鄂温克旗,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话题。
在压减牲畜头只数、提高科技含量,谋求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双赢”的同时,鄂温克旗坚持不懈地反哺草原生态,夯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鄂温克旗认真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饲料种植、草地补播和围栏封育等项目,并通过禁牧、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方式,恢复天然草场的生产力。仅2011年,全旗就完成草原建设总规模190万亩,同时实施休牧900万亩,禁牧80万亩,划区轮牧40万亩,草畜平衡1240万亩,并建立抗灾饲草基地3万亩。
多年的努力,让鄂温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盖度由原来的35%提高到50%,青干草单位产量由原来的35公斤提高到45—55公斤,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显著提高。
让草原更美丽,是为了让牧民更富裕。鄂温克旗夯实生态根基的同时,多措并举,让牧民依托草原,走上致富之路。
产业化是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鄂温克旗依托草原富产区,全力打造畜产品自主品牌,构建起乳业、肉业、草业等优势加工企业。目前,全旗年销售收人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带动农牧户3590户。
产业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旗政府和农牧业局的引导下,目前,全旗已有牧民专业合作社115个,从业户达到1237户,专业协会3个,从业户66户,牧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有效地提升了牧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成为带动牧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鄂温克旗认真落实支牧惠牧政策,全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进一步强化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牧民增收致富。全旗10个苏木镇44个嘎查均实施了退牧还草项目,2589户牧民享受了农机具补贴,全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仅打贮草一项,机械打草就要比人工打草节省一半时间,节约成本50%。
与此同时,鄂温克旗整合各类资金,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旗共建设标准化奶牛小区11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场5处,共建设标准化棚圈9.28万平方米,建设青贮玉米饲料地3万亩、青贮窖5550立方米,夯实了奶源基地建设基础。建设肉羊、肉牛专业嘎查13个、养殖小区31个,标准化棚圈、肉羊运动场、综合服务室、饲料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其中种羊扩繁场被农业部批准为“肉羊标准化示范场”。
走进巴彦胡硕新区,一座座“别墅”在雪野中显得如梦似幻。“这是我们的一个肉羊小区,共40户,每户都配有200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和400平方米的羊圈”,嘎查书记告诉笔者:除了养羊,夏天,牧民们还在这里开办家庭旅游,收人又增加不少。
“鄂温克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投资为65亿元,计划当年投资4.5亿元,截至目前就已完成投资2.8亿元,旗里对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牧民收人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乌日图这样说。
依据鄂温克旗《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规划,到2017年,全旗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可达60个,奶牛达到14万头,牛奶产量达到45万吨;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分别达到7万头、12万只,优质牛羊肉产量达到3万吨;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规模达到50万亩,并建立起集赛马业、旅游马业、产品马业为一体的新型马产业发展模式。牧民人均纯收人达到2.4万元。那时的鄂温克草原,必将谱写出一曲新的《敖包相会》!(江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