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群在家门口活动筋骨
冰雪封冻提前了
34头牛、120只羊在家里待一个多月,它们得吃多少斤草?答案是——4万斤。白音高勒嘎查55岁的牧民刚巴特说:“早知道是这样,今年就多储备些牧草了。”
今年夏天雨量充沛,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牧草丰美,牛羊得以饱餐,笑容洋溢在牧民脸上。拥有3000亩草场的刚巴特一家整整打出10万斤牧草,按正常年景来看,这样的牧草储备量对于刚巴特家的牛羊来说,足够吃,甚至可以卖给其他牧民。
然而让刚巴特没有想到的是,以往12月底才能出现的冰雪封冻,竟然在11月3日伴随一场大雪不期而至,牲畜吃不上草,牛棚羊圈里“哞”、“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刚巴特只好在11月初就把储备过冬的牧草拿出来喂牛羊。起初,刚巴特以为,11月初的雪,等上几天就化了,到时候牛羊还能出来吃草,可是11月9日的第二次降雪,彻底让他的想法变成泡影,问题立刻变得严峻了。

街头人烟稀少
天塌下来的大事
“保命”和“保膘”,这个本来可以通过加减草料互相转化的畜牧术语,在这个草料消耗巨大的时刻,竟然成了对立命题。如果现在增加草料帮助牛羊保膘的话,未来很可能无草可吃,饿死基础牲畜(母牛母羊),就不是牲畜保不保命的问题了。牧户没有基础牲畜,像农民没了种子,天塌下来的大事。
保命不保膘!”刚巴特的妻子其木格说。
前一段时间,其木格家的牛羊是嘎查里伙食最好的,一日三餐顿顿不少,早晨一顿草,中午一顿料,晚上又一顿草。这样充足的饲养,记者在锡林郭勒盟北部的阿巴嘎旗是看不到的,果然,1个月下来,牛羊膘情不错。
但是看了一眼草料,其木格就知道不能这么喂下去了,再这么喂下去,再充足的草料也不够用。于是,3餐改成了2餐,变成中午一顿草,下午一顿料。
从11月3日到12月16日,10万斤草料已经用去4万斤,剩下的6万斤得用到明年5月份,肯定是不够了。价值2万元的饲料,已经用去一半,还得再买2万元的。”其木格说。
正蓝旗农牧业局局长钢布和告诉记者,判断是否形成雪灾的两个因素,一是看是否对交通产生影响,二是看是否给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今年11月初的两场大雪,已经致使正蓝旗交通运输大部分中断,苏木到嘎查之间的雪阻难以清理。目前,受灾农牧户已经达到1.6万户,受灾牲畜32万头只,倒塌棚圈9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正蓝旗的雪灾已经形成。
这都是因为今年下雪时间早、降雪量大造成的,牲畜的提前圈养,延长了舍饲时间和圈养成本,预计未来,饲草料需求将面临短缺的困境。”钢布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