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草原变冰场
内蒙古新闻网  12-12-25 10:2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牧区紧缺草料 新华社供图

  今年冬季,内蒙古牧区的大雪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随后频发的强降雪导致锡林郭勒草原牧区发生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铁灾”。

  遭遇罕见“铁灾”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一份气象资料显示,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而剧烈,11月初以来,内蒙古共出现六次较大降雪过程,平均降水量达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8毫米,是自1961年以来同期的历史极值。其中,包括锡林郭勒盟在内的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降水量超出常年同期2倍多。

  记者在出现重度雪灾的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了解到,一种被牧民称作“铁灾”的雪灾形式对当地畜牧业影响很大。牧区的灾害多为“白灾”,即普通雪灾,“黑灾”即为旱灾。而在初春或初冬,雪夹着雨,随着温度下降结冰,冰上又覆盖了雪,这时形成的灾害叫“铁灾”。

  出行成最大难题

  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那里有很多牧户因为雪情着急卖牛。一个星期前,正蓝旗大营子村的养牛大户闫志刚去那里买牛。平时当天可以往返,但这次却走了整整四天。到了那里闫志刚发现,很多牧民家饲草料不足,都在想办法快出栏,目前牛价还没有下降,也不愁买家,最大的难题还是路不好走,难以运输出来。

  道路结冰积雪还给车辆行驶增加了危险。18日晚间,在从呼和浩特市前往正镶白旗的路上,记者所乘坐的采访车在一处路段侧滑了50多米,幸好路上没有车辆经过,有惊无险。但这一路上,记者时而能够看到侧翻在路基上的卡车。

  839万人受影响

  厚厚的冰雪盖住了牧草,大雪封闭了道路,当地800多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已取得初步成效。

  12月20日早上8点多,记者在锡林郭勒盟从正镶白旗行进至正蓝旗的路上,遇到了正在路边雪地放羊的老牧民王吉拉。“提前一个多月的大雪,没来得及防啊”,他说,今年这场灾是牧民最害怕的“铁灾”,比别的冬季灾害都厉害。

  王吉拉踢开一层雪说,“铁灾”一旦形成,牲畜基本上无草可吃,像马这样用蹄刨雪的牲畜也不行。他印象里记得,那还是1953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发生过一次“铁灾”,草场变成了冰场。

  “铁灾”年份出来放牧,王吉拉也是迫不得已。他家养了100多只羊,本应12月才开始动用储备草料,但冰雪覆盖牧草,今年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舍饲了。由于饲草料短缺,他只好把羊赶出来,找些长得比较高而没被雪盖上的荠荠草吃,直到下午两点多再把羊赶回家。

  “每年只要是农历十月下雪,灾就铁定了。”正蓝旗老牧民青格乐说,再早点下,雪还能彻底融化,这个阶段下的雪最害人,牧民也最害怕。

  据内蒙古气象台有关专家分析,11月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较正常年份提前50多天,到目前已经下了六场,其中三次为大范围强降雪,区域性灾情较重,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30厘米,牧草掩埋程度超过90%,尤其是今冬初期降雪融化结冰,后期降雪形成座冬雪,加重了灾情。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内蒙古受雪灾影响的人口超过839万人,需口粮、衣被、燃料等紧急救助人口12.9万人;同时,持续强降雪还造成赤峰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等东部农区4000多座温室大棚被压垮,1万多座温室大棚受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

  目前,内蒙古各受灾地区已投入抗灾资金2.39亿元,出动抗灾人员1.3万人次,抗灾救灾取得了初步成效。据新华社报道

[责任编辑 魏佩 ]

抢通生命线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战严寒 保生产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媒共赞十八大
《花落花开》在伊金霍洛旗巡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