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络团购:价格虽实惠麻烦真不少
内蒙古新闻网  12-12-25 11:2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一位80后年轻人在网上团购午饭

  在首府呼和浩特,团购网站自2011年后,便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渗透到了商家与消费者的生活中,占据了网购的一席之地。从房产、车辆、家具、电子产品等大件商品,到餐饮、保险、旅游、教育、美容、健身、休闲等多个领域。但是随着网络团购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正如一些网购达人所言:“网络团购,价格实惠麻烦也多。”那么网络团购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采访内容:消费者在团购中的遭遇,商家的一些潜规则,以及相关部门说法。

  采访对象:团购消费者、呼和浩特市消协秘书长宝音、工商所所长闫瑞光等

  采访地点:呼和浩特市

  语录

  既然使用时间在有效期范围内是不受限制的,而提前预约也只是为了方便商家安排顾客就餐,那我们的团购电子券为什么一遇上节假日就遭遇到商家拒绝提供服务呢?

  ——消费者刘敏

  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时,不要盲目跟风,贪图便宜,要理性消费。

  ——呼和浩特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宝音

  【郁闷】

  实物与图片不符

  “团购上的介绍和图片真是让我垂涎欲滴,但是去了以后那里的餐品却让我大跌眼镜,根本没有介绍上说的那么好。那些最吸引人的餐品有些根本没有。”家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刘晓霞对记者说。

  7月27日,小刘在窝窝团上团购了两人份某餐厅的烤涮自助餐。她告诉记者,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逛街,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的时间很少。今年7月初,她在网上看到了关于这家烤涮自助餐的介绍,觉得非常不错,就“团”了下来。

  “去之前我还和朋友说,这家自助看着挺不错的,除了一些常见的烤肉,还有麻辣香锅、骨肉相连、烤翅等。”7月29日,小刘和朋友兴冲冲地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文化宫街的这家烤涮自助城。刚一走进店里,她立刻就觉得就餐环境没有图片上的好。“当时一看到这样的环境,我的心里觉得有点不舒服了。等到去取食物时,更是让我郁闷,我发现当时在网站上介绍的麻辣香锅根本没有。不但如此,各种特别的烤品也不见踪影,我很失望。”小刘说。随后,她将这个问题反映给了该店的服务员。服务员却说,店里根本就没有骨肉相连和那些特别介绍的烤品,服务员的回答让小刘更加无奈。

  【无奈】

  遇上节假日拒绝服务

  今年的8月23日正好赶上七夕情人节,家住新城区的刘敏在窝窝团团购网站上购买了一张上岛咖啡长乐宫店双人套餐的电子券。原价577元的双人套餐在网上只需支付128元就可享用。当晚,她和朋友就来到该餐馆就餐。可是他们却被该店的工作人员以特殊节日不提供团购活动为由拒绝提供服务。刘敏很气愤,她说:“电子券的有效时间是8月4日~10月4日,而且网站上也并没有注明8月23日这天不参加活动啊?”追问餐馆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用餐时,对方又以没有打电话提前预约、没有空位等缘由进行推脱。最终,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她和朋友只得悻悻离开。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拨通了上岛咖啡长乐宫店的电话。对方表示,可以随时来就餐,来之前并不需要电话预约或确认。记者注意到,该餐厅在窝窝团团购网站的显明位置上有一段特别标注的小贴士这样写道:不限购买,不限使用,请提前1天致电预约,服务更周到。

  刘敏无奈地说:“既然使用时间在有效期范围内是不受限制的,而提前预约也只是为了方便商家安排顾客就餐,进行更周到的服务。那我们的团购电子券为什么一遇上节假日就不能用了呢?”

  【优势】

  更受年轻人青睐

  记者在百度中以“呼和浩特团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出的结果竟有好几十万条之多。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在25岁~35岁年龄段的市民中,80%以上的人表示自己能接受并尝试过网络团购这种购物方式。

  市民苏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网络团购是一种很好的购物方式。通过参加团购,我能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规格、性能以及合理的价格区间。还可以参考团购组织方和其他参与网友对产品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购物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真正买到质量好、服务好、价格合理的产品。”

  孙佳是一位80后白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只要是团购能解决的,他都选择团购。在他看来,团购对网购消费者而言是实惠的象征,在网上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较实体店更为便宜的产品。孙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要看电影、唱歌、游玩、购物等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大约2000元,而团购价格多是半价或半价以下,算下来能省一大半的费用。

  【问题1】

  商家频耍花招

  走访中,一些网络团购达人也有不少苦衷。家住呼和浩特市祥和小区的王那日无奈地说:“有一次,我在网上团购了一个价值190元的榨汁机,原以为得了实惠,结果我到市场上一看,实体店的价格和团购价相差无几,有的甚至更低。现在,我对于网络团购价格开始存有疑问了。”

  记者的一位好朋友武蓉也有一次不愉快的团购经历。今年夏天,武蓉购买了一张温泉旅游券,可是却被告知周末不能用,节假日也不能用。平时打电话过去咨询,对方一听是团购的,总是说订满了。武蓉气愤地说:“同样是花钱来消费,感觉参加了团购的自己更像是个二等公民。”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分局查看了一段时间的网络团购投诉的相关资料,发现网络团购的花招还真不少,中招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投诉的原因主要集中4个方面:一是货不对版,以次充好,商家的货品描述与实际出入很大;二是折扣不实,商家暗地里提高原价,给消费者造成低折扣的假象;三是夸大宣传,服务不到位,这类投诉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美容团购中;四是消费者因团购款未消费或者过期时常常会遭遇退款难。

  【问题2】

  不开发票是潜规则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一些参与团购的餐饮商家,结果发现,消费者在消费到低价美食之后,索要发票却成了难题。

  金桥开发区的一餐饮店负责人表示,团购的折扣较低,商家本身就不赚钱,参加网络团购主要是为了赚人气,亏的钱相当于广告费了,再开发票,那就亏大了。而“赔钱赚吆喝”,也正是当前大多数商家参与网络团购的初衷。

  “现在餐饮团购特别火,优惠折扣非常大,既方便又划算。不过,同样是花钱,为什么团购就不给发票?”市民王女士向记者抱怨。同样,也有消费者担心:发票是消费凭证,如果没有发票,商品后期出现了质量问题,我们如何进行维权?

  记者随即上网搜索拉手网、美团网等多家团购网站,按照商家提供的电话,以顾客的身份随机咨询“消费后是否给发票”,结果绝大多数商家都明确给出了否定答案。

  团购不开发票俨然成了团购市场的潜规则。

  一餐厅负责人表示:“钱是交给团购公司的,消费者需要发票,也应该向团购网站索取。”随后,记者拨打了窝窝团、美团网等团购网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均表示,团购网站只是一个交易平台,虽然消费者从网上付款到网站,但最终还是在商家消费,因此发票须由商家开具。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地税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消费者购买商家推出的团购产品,有权索要足额正式发票。利润低并不能作为商户拒绝开具用餐发票的理由,商家以任何理由拒绝开具发票都是违规行为。

  【问题3】

  准入门槛低

  “准入门槛低,造成团购网站素质良莠不齐。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也是造成网络团购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内搭建一个团购网站的成本并不算高,每年会出现成百上千的团购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昙花一现。现在的很多网络团购已经变了味,只吆喝低价,消费者却享受不到真正的实惠。”

  随后,记者以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联系到一家网站,表示想参团。按照服务人员的指示,记者在该网站网页点击提供团购信息选项栏。在此平台上有一份信息填报表,对方只需要将姓名、联系电话、所在城市、商家名称和团购内容填写完毕,就可以提交一份团购信息申请。至于什么营业许可证号、卫生许可证号等等,有或没有完全不必担心。尤其是一些小型团购网站为了追求利益,对参加活动商家的诚信度以及商品的质量好坏缺少监督把关。商家挂靠只要缴纳一定的广告费用或者给网站一点儿提成,就可以在网上召集团购会员。网络团购不可避免地将团购活动变为商家的促销行为,商家提供的团购价表面上是低价,但实际交付的商品可能是滞销品,一旦出现商品质量或售后问题,往往“人去楼空”。

  【建议】

  团购不能只图便宜

  由于网络主体良莠不齐,消费欺诈、以次充好、虚报原价等问题时有发生,相关的消费纠纷和投诉也时有发生。

  据呼和浩特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宝音介绍,网购投诉在12315总投诉中比例约占5%。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越来越受欢迎,但很多虚假广告充斥,实物与介绍不符,消费者权益受到了各种侵害。但由于此类投诉的商家大部分在异地,即便接到了投诉也不好处理,消费者权益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纵观我们国家的电子购物行业,目前发展程度还不成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约,是导致侵权行为屡屡发生的根源所在。宝音秘书长建议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时,不要盲目跟风,一味贪图便宜,要理性消费。

  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区分局文化宫街工商所所长闫瑞光也提醒消费者,除了选择品牌声誉好的团购网站外,还可以通过查看网站本身的域名注册时间,查看各方团友的点评或意见来进行判断。消费者在寻找最低价格的同时,要关注商家的专业水平、售后服务等信息,避免团购那些折扣力度过大、优惠幅度过大的商品。与此同时,消费者在团购前,要与网站客服人员确认商品细节及消费要求,注意事项要看清楚,比如说消费时间、限用条款等,避免存在隐性消费、强制消费,并保存好相关的交易记录。(文·摄影/记者 李国萍)

[责任编辑 赵静 ]

抢通生命线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战严寒 保生产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媒共赞十八大
《花落花开》在伊金霍洛旗巡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