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上门打针”存隐患 市民选择需谨慎
内蒙古新闻网  13-01-04 09:1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我70岁的母亲患脑血栓瘫痪在床,病情严重时每个月都要注射预防脑血栓、改善微循环的针剂性药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小广告联系了一个上门打针的护士,但是她总是扎不准血管。后来又托朋友联系了一位技术较好的护士,这位护士已经给老人打了半年针了。但是我从来没询问过护士是否有相关资格证,想想还是有些担忧,担心背后是否存在隐患……”近日,家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许多小区鑫海小区的任女士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走访中发现,不少小区楼道里张贴着标有“上门输液打针”字样的小广告。

  为此,记者采访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武旻医生。他告诉记者,给患者输液时可别轻视这小小的一针,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打针输液的过程中,药具的消毒和特殊药物给患者作皮试等程序都很关键,像青霉素、链霉素、菌必治等药物有些人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因而在输液前必须作皮试,而一些上门打针的护士经常忽略了这一点,配好药就给患者注射。另外,肌肉注射的位置和深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有半点偏差,万一扎到神经上后果不堪设想。(记者 范亚康)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抢通生命线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战严寒 保生产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媒共赞十八大
《花落花开》在伊金霍洛旗巡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