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交规实行 通辽市民大呼:让人爱恨交加
内蒙古新闻网  13-01-07 17:28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2013年1月1日,公安部新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正式施行后,新交规将记分项也由38项增加至52项,闯红灯扣6分,故意遮挡牌照一次性扣12分,酒后驾驶一次性记12分,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电话和发短信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2分等新规的处罚有了大幅度提升。不少驾驶人员对诸如闯红灯扣6分的处罚等颇感“闯不起”,日前,记者围绕新交规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刚刚取得驾驶证的冷振雷,还没开车上过路,还在熟悉的过程中,他对记者说:“元旦以后开始实行新交规了,这更不敢随便开车上路了,虽然车练得挺好,但面对这么严格的规定,还是不敢轻易上路,没准稍一疏忽驾驶证就白考了。我看想要保证安全又不违反交通规则,还得多练练车,提前好好地预习新的交通规则。刚要开车就遇上这么严格的交通规则也挺好,能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驾驶员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新交规的无奈,特别是在闯黄灯的问题上。部分车主坦言,城区内信号灯设置不同,绿灯闪烁时间也不同,在对道路不熟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一个黄灯都不抢,韩铁旦开车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据他统计,自己一年有四五次闯红灯违章记录很正常,他说:“司机一般都不会故意去闯灯,很多都是不小心闯的,有的时候,前面有大货车、公交车,自己开着车就会跟着车走,有时不小心就会闯了灯,再有就是在黄灯的问题上,这么多年,我都没弄明白黄灯亮的时候,车通行算不算违章。”据交管支队工作人员介绍:我市正式实施新交规后,驾驶人闯两次红灯或抢两次黄灯将被扣驾驶证,直到重新考试合格为止。针对抢黄灯行为究竟该不该处罚的争论,此次也作了明确界定:机动车遇路口时应减速通过,黄灯亮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过,还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应停车。闯黄灯行为属于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对驾驶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记6分。这也就意味着,在一个记分周期内,闯两次黄灯者将被扣驾照,并重新接受培训和考试。另外,对“因树木或大车遮挡导致误闯红灯”的,经调查核实,属于交通信号灯设置原因导致的,经过行政复议后可依法变更或撤销原处罚决定。”

  市民一边在感叹新交规太严的同时,有些市民也在一边拍手称快,有人甚至感叹到,这让人又爱又恨的新交规啊。老手陪新手上高速,酒后驾驶,不系安全带,开车乱扔垃圾,开车打手机等行为都纳入了违章记分,对于这些新规,市民们都拍手叫好。郭彬由于做生意,常年开着车东跑西颠儿,他的妻子说:“每天不按时回来都在家里跟着担心,做生意难免喝酒应酬,业务还多,开车时也经常接打电话,新交规实行了,他也谨记了,能让我放点心,也希望有这样行为的驾驶员都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记者了解到,除了闯红灯及遮挡号牌,9种常见的驾驶陋习也将面临扣分,例如:右转弯或过人行横道线未减速、停车和避让行人扣3分;转弯车不让直行车先行扣3分;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车不让左转车先行扣3分;不按规定超车、逆向行驶扣3分;未给特殊车辆让行扣3分;堵车乱插队、强占对向车道扣2分;开车乱扔垃圾扣2分;开车打电话扣2分;违反规定使用灯光和双闪扣1分。(本报记者 张宇曦)

[责任编辑 于鑫 ]

抢通生命线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战严寒 保生产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媒共赞十八大
《花落花开》在伊金霍洛旗巡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