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时节正是玉米收购的高峰。在翁牛特旗新苏莫苏木白音诺尔嘎查的玉米收购点,门外停放的桑塔纳、奇瑞、北京现代等轿车排成一溜。“去年9月份卖了一茬马铃薯,现在又该卖玉米了。农业开发让农民挣了大钱,你看这一溜小轿车,就知道牧民富起来了!”开着小轿车到此打听玉米收购价格的牧民白音吉日嘎拉说。
白音诺尔嘎查耕地大多是沙沼地,由于盐碱度高,庄稼产量一直很低。正常年景,一亩沙沼地种玉米也就500多元的收入。2009年至2011年3年间,村里争取了近39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装了52台大型指针式喷灌机,配套打了85眼机电井,修筑了近60公里的农田作业路,架设了52公里的高低压线路,建成了3万亩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
“过去的大水漫灌像给农田泡澡,太费水。现在有了喷灌,把泡澡改成淋浴,节水率在80%以上!喷灌浇一亩地可节约电费12.6元,省工近90%。”该嘎查党支部书记刘金算了一笔账。
在农业开发项目的带动下,白音诺尔嘎查发展沙地节水喷灌面积4万亩,全部种上高产马铃薯。种植大户钦格勒图去年种了300亩沙地马铃薯,每亩产量3000公斤,按每公斤1.4元计算,每亩纯收入达到1800元。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引得多家企业入驻。凌志马铃薯、北京辛普劳、永昌涉晰农业等多家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沙沼地马铃薯产业,牧民将土地出租给企业经营,仅此一项,全嘎查人均增收3587元。牧民初一将土地出租给企业后,又成为企业的一名农机手,每年务工的收入就达3万元。
农业开发让白音诺尔嘎查牧民收入直线上升。2008年全嘎查人均收入只有5000多元,2009年上了开发项目后猛增至1.1万元。现在,这个只有612户的嘎查,光小轿车就有130多辆,大小拖拉机300多台,有8成牧民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电脑。牧民白音吉日嘎拉今年花了12万元建了新房,屋内彩电、冰箱、暖气、淋浴间和城里的楼房别无二致,院子里还停放着刚刚买来的小轿车。“过去打工往外跑,如今在家种地地生金!”白音吉日嘎拉说:“现在土地租金的行情也看涨,一亩达到400多元,农民就等着坐在炕头上数钱吧!”(记者 徐永升 通讯员 黄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