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五京之首——上京
辽上京遗址卫星照片。资料图片
千年前的契丹古国——辽国的首都辽上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始建此城于公元918年,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为辽代五京之首。金人沿用此城,前后历时300余年,至金代晚期废弃。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建筑规模宏大,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夯土版筑。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毡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在城内西部发现的窑址,既生产典型辽风格的瓷器,也生产精致的仿定窑白瓷。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现存4门,城墙低矮,城内遗迹大部被白音戈洛河冲毁。
辽上京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俗,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极注重防御,有完整的城防设施。上京城南北各有砖塔一座,俗称南塔、北塔。南塔八角7层,高25米;北塔为六角5层,现残存4层,高约10米。
辽上京遗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文物重点保护项目。辽上京遗址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目前,考古工作者正在对辽上京遗址进行为期5年的考古发掘。
同样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的辽祖陵遗址,是辽王朝的建立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其夫人的陵寝之地,建于927年,与辽上京遗址一同反映了辽王朝的兴衰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