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年关呼市招工难 高校学生成替补
内蒙古新闻网  13-01-17 10:3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最忙时最缺人加薪难留员工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各大服务行业又开始出现用工荒,大量的招聘启事出现在了首府的大街小巷,尤其以饭店、洗车行、快递公司等服务行业为主。

  近日,记者走访了首府地区的多个服务行业发现,不少公司已开出了涨工资、给红包等吸引眼球的用工条件,但仍难求服务人员。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寒假不回家的高校学生成为“替补大军”,充当起了临时工,暂时缓解部分服务行业用工荒的情况。 

  加薪招不到工人

  记者在海东街见到洗车店的安经理时,他正在和员工一起清洗一辆越野车,此时的他穿着长筒雨靴,手里拿着一块儿擦车布,和店里的员工一起在室外擦车,脸色已经微微发红。

  记者注意到,一个手里拿着喷头的洗车工身体已冻得发抖。

  “没办法,现在店里就3个人,招聘启事很早就贴出去了,但一直招不到人,因人手不够,我一般都会和员工一起洗车。”安经理一边脱手套一边说。

  据安经理介绍,目前是洗车的旺季,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够接40多单业务,因为洗车工难招,很多小洗车行的老板都动用了亲戚关系,让亲戚前来帮忙。记者采访发现,许多洗车行确实已成为了“家族式企业”。

  位于润宇十字路口处的一家大型洗车行李经理告诉记者,他的店里已走了两个河北的洗车工,目前只有5个工人。“得知两个洗车工要走时,我答应给他们涨300元的工资,同时如果干到过年还可以给他们发红包,但是,两个小伙子还是走了。”

  李经理说:“近3000元工资在洗车行业里应该算是高工资了,可还是招不到人,不得已,他将放寒假的外甥叫到店里帮忙,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最忙的时候最缺人

  “不只缺服务员,打荷、配菜、保洁员都缺,每年一到年底我就因招人的事头痛不已,没办法,只能是高薪留人,但仍然挡不住员工回家的欲望。”公园西路一家连锁火锅店的张经理说。

  据介绍,元旦前夕,张经理就贴出了招工启事,但只招到两个临时工,他们都是放假的大学生,家都住在呼市周边地区,为了防止人手不够,张经理录用这两名大学生,一天给80元的工资。

  “像我们这些餐饮服务业,越到年底就越忙,举办一个大型的宴席,服务员根本忙不过来,没办法只能从外面请,一天给100元,还只是干一些传菜、打扫卫生等工作,即便如此,仍然很难招到服务员。”

  新华东街的一家大型酒店大堂经理齐胜告诉记者,酒店的高层之前就已开会传达,员工过年不回家能够拿到红包,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员工,有很多年轻的新员工都选择在月底前回家。

  记者在新华东街的几家大型酒店门前看到,门厅上方的LED显示屏上不断在显示“高新诚聘服务员、打荷、配菜、传菜生”等招聘信息,甚至有家酒店打出了“入保险”的招聘字样。

  “每到过年这段日子都特别忙,干得好的员工一般可以拿到四五千的工资,还包吃住,这样的条件已很优越了,今年的待遇与往年相比又提高了300多元,可仍然感到招工困难。”齐胜说。

  假期工成用工主力

  “回家的车票很难预订,我已跟老板说好了,腊月二十三、四就想请假回家,可老板还没给回复,如果不让走我只能辞职了。”家在通辽的小张对记者说。

  小张是一名90后,来呼市1年多,目前在一家洗车行当洗车工。

  “和我同时来呼市的几个朋友都在从事服务行业,大家约好了一起回家过年,多干一个礼拜也没多少钱,想早早回家。”小张说。

  记者了解到,在服务行业里,20岁出头的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他们大都未婚,生活压力不是很大,而且流动性很强,一年内换两三份工作是常有的事,涨薪和奖金等优惠条件对他们来说效果不大。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宣传栏上,记者看到有很多招聘启事,都是兼职做假期工,其中大都以餐饮服务行业为主,待遇比较丰厚,有的启事上甚至直接标明一天100元。

  大二的学生张新旭告诉记者,他正在考虑做假期工,因为家在托县,离呼市不远,在假期可以挣些零花钱,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想做什么行业,张同学表示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希望工资能够高一些。

  相对于张新旭,来自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的王刚已找到了兼职,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饭店过年的时候缺服务员,包吃住,工资还挺高,放假前我就联系好了,一放假我就过来了。”

  企业应用感情留人

  针对企业节前用工荒的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红艳表示,逢年过节出现用工荒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些人的工作流动性很强,在外面辛苦工作了1年,回家过年的心情很强烈,企业在提高服务人员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还得需要提高人性关怀,用感情去留住员工。同时,企业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联络和文化交流,从员工心态入手,在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使员工对工作前景充满期待

  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梁利平介绍,针对当前的用工情况,呼市再就业服务中心培训的课程紧紧瞄准第三产业,把餐饮服务、烹饪、美容美发、保姆等专业作为主要内容,对再就业人群进行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得心应手,喜欢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这样才能干得长久,对于政府和个人来说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短期用工必须有技能在手,还要干一行爱一行。

  同时,内蒙古文盛律师事务所苗荣盛律师提醒假期兼职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一定要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最好找正规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记者 陈鑫)

[责任编辑 赵静 ]

西北第—大温室
送去温暖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救灾】捐助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鹿棋围猎
灾区牛群没掉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