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寄宿学生突发心脏病送医不治 学校无校医承认存在管理漏洞
内蒙古新闻网  13-01-17 11:1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2012年12月31日凌晨,呼市艺术学校一名学生在宿舍突发心脏病,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18岁男孩儿离去,其父母悲痛欲绝,他们认为孩子之所以早逝,是因为学校当时没有校医及时救治所致。

  晚8点不舒服 凌晨2点发病

  “2012年12月31日凌晨3点多,我们在睡梦中被电话声突然惊醒,电话是一位亲戚打来的,他的孩子和我儿子南佳伟同在呼市艺术学校上学,并且住在同一宿舍。他在电话里说:‘南佳伟呼吸困难,被送进医院了。’我们立即从老家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赶往呼市,结果等我们赶到医院时,见到的只是儿子冰冷的尸体,医院死亡证明上写着:心源性猝死,死亡时间为当日3时45分。”1月16日,记者见到南佳伟的母亲王丽英时,她正将南佳伟的遗像紧紧地抱在怀中,双眼红肿、声音哽咽。

  王丽英告诉记者,他们从南佳伟的同学口中得知,南佳伟在2012年12月30日晚上8点多突然感觉胸闷,就早早的躺在床上睡了,到了凌晨2点多,南佳伟突然大叫一声,将其他同学惊醒,此时的南佳伟已经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几名同学一边去找生活老师,一边拨打120。生活老师赶到后对南佳伟做了压胸式抢救但没有什么效果,120救护车赶到将南佳伟送至医院,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校方承认管理有漏洞

  南佳伟的父母及众亲属认为,呼市艺术学校地处呼市机场辅道附近,距离市中心较远,况且南佳伟在突然发病后,没有得到学校校医的及时抢救以及提供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导致南佳伟病情被延误,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月16日,记者来到呼市艺术学校,门卫告诉记者学校已经放假,校领导均不在学校。当日下午,呼市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白光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2月30日晚9点多,学校生活老师在例行查宿舍时,看到南佳伟躺在床上玩手机,并没有异常反应,直到31日凌晨2点,接到学生报告后,该生活老师跑到宿舍,发现南佳伟已处于休克状态,立即采取了压胸式抢救措施,等到120救护车赶到时,南佳伟已处于极度危险状态。事情发生后,校方立即报警,并且积极安抚死者家属。

  呼市艺术学校是否有校医呢?白光瑞告诉记者,学校有一名校医并且有专门的校医室,但是校医晚上不值班。一所拥有近500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仅有一名上白班的校医,如此安排是否妥当呢?白光瑞表示,自从出了这起事件,他们也意识到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漏洞,对于南佳伟的死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学校是否组织学生定期体检呢?白光瑞说,学生在新入学时都会进行体检,南佳伟是在2011年入学,当时体检心电图正常。

  家长高额索赔

  记者看到在校方提供的一份有南佳伟父母及众亲属签字的《南佳伟死亡事故赔偿申请书》上,家属要求校方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医疗费、交通费、失独家庭生活费共计60万至100万元。

  律师认为应当走法律程序

  对此,白光瑞认为,虽然学校对南佳伟的死亡负有一定责任,但是校方无法确定应承担多少责任,无权决定赔偿数额,所以他建议家属走法律程序。

  内蒙古文义律师事务所聂原灵律师告诉记者,因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1990年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对于卫生技术人员是否该上夜班没有明确规定,所以死者家属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记者侯玉刚)

[责任编辑 魏佩 ]

西北第—大温室
送去温暖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救灾】捐助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鹿棋围猎
灾区牛群没掉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