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医改开始以来,伊金霍洛旗始终将提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群众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医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50元提高到788元,其中旗级财政补助每人500元,并将蒙古族农牧民、残疾人、低保人员、民政优抚对象的30元个人筹资部分由政府代缴。2012年参合农牧民总数为116836人,参合率从2009年的91.02%提高到97%。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2011年起,住院补偿不设封顶线,旗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100%报销,旗外住院政策范围内70%报销,慢性病门诊医疗费60%报销,普通门诊医疗费50%报销。2009年以来,新农合累计报销15087.59万元,其中,住院补偿22790人次,补偿医药费12205.36万元,门诊补偿67164人次,补偿医药费2882.23万元。
——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旗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严格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加价不得超过购进价的15%,所有零售药店都要配置和销售基本药物。无论在哪里买药价格都是统一的,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等难题。
——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方面。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97亿元,新建、续建、改扩建医院2所、卫生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村卫生室37个。截至目前,札萨克中心卫生院、纳林陶亥中心卫生院、红庆河卫生院已经投入使用。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中心的三合一综合楼、蒙医院和伊金霍洛中心卫生院的二合一办公楼、纳林希里中心卫生院、台格卫生院于去年年底完工;新建伊旗医院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2013年初开工建设;布连卫生院、新元医院、德阳中医院已开工建设;乌兰木伦医院已完成选址。在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方面。2009年以来,共招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1名、培训技术人员3000人次。2009年,旗人民医院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了长期对口的帮扶协作关系。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该旗稳步推进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列入服务对象,享受相同的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由2009年的20元提高到2012年的33.6元(其中旗财政配套经费为人均8元)。截止2012年10月底,共为207544人建立纸质档案,建档率87.5%,为152936人建立电子档案,建档率64.5%;更新宣传栏784次,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773次,为老百姓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18次;为儿童免费接种13880剂次,免疫接种率达99%以上;共报告传染病452例,报告率100%,并给予及时妥善处理;规范化管理0-6岁儿童15139名;规范化管理孕产妇3795名;规范化管理老年人15862名,并为12322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6303名;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1373名;规范化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45名。从2008年起每两年为全民免费体检一次,共体检12万多人次,2010年起实施“两癌”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共筛查13276人次。(李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