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记者调查]野狼饿疯了 内蒙古狼患背后的生态困局
内蒙古新闻网  13-01-18 10:42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一只狼在呼伦贝尔牧民的院子旁徘徊(2011年9月16日摄)。自2012年入冬以来,内蒙古中东部边境牧区狼害频发。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多数受损牧户只能独自承担损失。业内人士认为,雪灾只是表面现象,生物链受损才是闹狼灾的根本原因,若想让牧户少受损失,进一步增加野生黄羊的种群数量才是根本之道。新华社记者邹俭朴摄

  狼灾的实质是黄羊数量锐减 生物链受损

  在陈巴尔虎旗委书记高昇看来,加速生态建设和建设优质棚圈是减少狼患的关键。“生态治理好了,狼侵扰牧户的次数就会减少。棚圈坚固,狼就进不去了。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治标治本。”

  “无论生态如何恢复,‘狼吃羊’的本质都不会改变,狼与羊的故事肯定还要继续下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长期研究草原生态问题的陈蓉伯表示,在生物链中,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应为黄羊。若想让牧户少受损失,进一步增加野生黄羊的种群数量才是根本之道。

  陈蓉伯说,由于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导致黄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质量有所下降,从而使生物链中的“狼羊”数量严重失衡。

  “正常情况下,狼的行动轨迹始终与黄羊的迁徙轨迹保持一致,因为现在内蒙古的黄羊太少,狼就只能改为袭击家羊。”他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雪灾只是表面现象,生物链受损才是闹狼灾的根本原因,频发的狼灾实为人祸的延续。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边境线和牧民草场围栏的阻挡以及人为的驱赶,都是黄羊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为尽量减少边境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我国在边境线上已开辟了多条生态通道,但相关专家认为,数量仍远远不够。“毕竟黄羊和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很大,即便留了通道,多数黄羊可能也无法找到,这个难题仍亟须破解。”陈蓉伯说。

  此外,由于黄羊群对草场的破坏较为严重,许多牧民对它们都存在防范心理。为防止草场遭到破坏,一些牧民或单位会经常驱赶它们,“过街老鼠”般的境遇让黄羊只能进一步缩小活动范围,处境十分尴尬。(记者邹俭朴)

[责任编辑 刘俊霞 ]

西北第—大温室
送去温暖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救灾】捐助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鹿棋围猎
灾区牛群没掉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