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环境保护部门督办 堆积26年的铬渣“炸弹”拆除
 

  1月17日,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内蒙古黄河铬盐公司厂区,铬渣堆场里曾高达24米的渣堆已不见踪影,2万平方米的水泥地面显得有些空旷。

  内蒙古黄河铬盐公司1966年建厂,1985年投产,2005年转制为民营企业时,历史遗留的铬渣堆存量已有35万余吨。铬渣内所含的六价铬具有强氧化毒性,能溶于水而且极不稳定,一旦外泄就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相当于一颗巨大的“不定时炸弹”。如今,这颗“炸弹”终于被拆除了。

  “自治区环保厅、市县两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求限期治理。2012年投入处置资金1.48亿元,区、市、县三级支持了70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张清河说,各级环保部门协调周边的钢铁厂、水泥厂,采取高温掺烧铬渣的无害化安全处置方式。2012年1月起,环保人员实施无节假日驻厂监察,督促处置进度、监管处置流程。

  磴口县环保局局长王晓东介绍,黄河铬盐公司在研发湿法脱毒处置工艺的基础上,于2012年8月5日全线停产,投资1800余万元将铬盐生产线全部改造为铬渣解毒设施,同年9月11日投入运行,使每天的处置能力增加1200多吨,保证了艰巨的“拆弹”任务按期完成。(记者 黄永锐 通讯员 杨爱群 李俊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西北第—大温室
送去温暖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救灾】捐助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鹿棋围猎
灾区牛群没掉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