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达赖庄村用“土地银行”提升“制度红利”
内蒙古新闻网  13-01-31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将村里可利用土地集中进入“土地银行”,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交给村专业合作社经营,每亩在给付1000元租金的同时再算一股股份年底分红,腾出身子的村民还可进入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如此新颖做法正在玉泉区小黑河镇达赖庄村逐步推广开来,村委会的初衷是保障村民利益是前提,村民富才算富。所谓“土地银行”,是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农民自愿把自己的耕地存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向存地农民支付“存地费”;合作社再把土地“贷”给经营大户或企业,并收取“贷地费”。

  村民岳锁锁是“土地银行”的受益者,从2011年村委会设立“土地银行”开始,他家的十几亩土地每年租金收入就达一万余元,用他的话讲,比自己种地收益多好几倍。岳锁锁告诉记者,达赖庄村一直以来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村民辛苦不少下,收益并不多。“土地银行”的设立,最大化地保障了村民的利益,特别是2012年,包括租金、青苗费以及其它,每亩年收入将近3000元。

  张月九是玉泉区科技局的科技特派员,农历腊月十八清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挨个对达赖庄村东南的大棚作物进行“巡护”。跟随张月九走进温棚,扑面而来的一片粉色桃花立刻把记者拉进了春天的怀抱,这里是反季节油桃的实验温棚,来自大连的12316三农热线桃坐席专家邹长仁在两天前已放入蜜蜂为桃花授粉,此时也在查看花情,他告诉记者,由于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这里种植油桃的品质无论从性状和口感都要超过大连,并且3月份上市时间也比大连提前了一个多月。今年通过技术的进一步调整,预计明年上市时间还能提早到春节。作为一名农技工作者,张月九非常赞同该村设立“土地银行”进行农作物规模化生产,他认为,“土地银行”是土地流转的又一种新探索和新形式,通过对农户存入的土地进行适当打包、整合或适度改造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一做法对于国家、市场、集体和个人都有益,更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村委会主任范文斌告诉记者,达赖庄村“土地银行”成立于2011年4月,因为村里土地利用率不高、村民从土地中收益不大才有了这一想法。

  该村长期以来以种植玉米作物为主,亩产年均收入600元左右。设立“土地银行”,一方面保障了村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目前,村“土地银行”中流转土地1000亩全部进入村专业合作社经营,涉及全村70%的村民。范文斌说,“土地银行”设立当年,村委会开始引资建设全智能温棚准备发展观光农业,截至目前温棚已建成200多个,同时引进大连反季节油桃、葡萄和丹东反季节草莓栽植技术在12个温棚中进行试验,去年已取得成功。今年春节之后,将在100亩温棚中进行反季节油桃的栽种,与此同步将建设小型冷库,通过技术控制让盆栽油桃进行“冬眠”,以便适时上市。据记者了解,与温棚作物种植配套,村委会正在筹划建设果蔬加工中心和果蔬交易市场,形成农业生产产业链,再依托地缘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草原都市的“北京宋庄”。

  范文斌兴奋地告诉记者,“土地不流失,农民经营的是文化产业”是村委会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15年,达赖庄村的收入将超过千万元。(记者冯燕平)

[责任编辑 于鑫 ]

骑行倡环保
爱心义诊
春色满园
北梁贫困女童领到...
票价优惠 百姓实惠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文化共享工程走进蒙古族幼儿园
接春羔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