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1个多月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生大都离开了学校。平日里喧闹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但也有同学过年不回家。
李玉斌,瘦瘦的,长得棱角分明,一看就是南方人,一问果然是来自四川。“今年春节不准备回家了。回一趟家,盘缠路费的,得花不少钱。过年的时候,家里亲戚朋友特别多,没法学习,我准备明年考研,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学习一下。”
再有5个月,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白力元就要毕业了。这个寒假她也不准备回家了。她在呼和浩特的一家商场找了份服装导购的工作。白力元说,学习营销专业两年半,她已有了一定的营销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这个假期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到了3月份,学校就要举行人才交流会了,社会经验在找工作时非常重要。
食品与工程学院的王海莹已在学校度过了3个春节。“一放假,我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在商场里做促销员。大学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自己挣的,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这4年,我做过家教、当过促销员,我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而充实。”这个从通辽市奈曼旗来的姑娘说话快言快语。
“难道你不想家吗?”记者问。
“想呀,特别想,尤其是年三十晚上万家灯火、爆竹声声的时候,我心里就有些孤独。这个春节还好,宿舍里还有两位同学不回家了,我们可以一块儿过年。”王海莹说。
“快过年了,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吗?”记者问。
“我想对爸爸和妈妈说,明年春节我一定回家过年。想想这几年在外读书,很少回家,在感情上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春节快到了,我衷心地祝愿他们身体健健康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王海莹说。(本报记者 张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