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为了在庆典中营造气氛,常请乐手演奏。近日,熟悉这个行业的曹先生报料,演出市场中假弹风行,“骗子演员”月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远高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
从事庆典行业已六七年时间的曹先生介绍说,目前包头市专业演奏的演员并不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从前几年开始陆续出现很多“假演员”。这些人根本不会乐器,有的甚至连乐理知识都不懂,他们买上乐器,模仿专业演员的动作,用之前录制好的音乐伴奏“假弹”,演出费一场100元左右。
曹先生接触的假演员多是学生、工人、待业青年,由于出场费远低于专业演员而很有市场,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生意更是好的不得了。一个女子民乐组合告诉他,她们一个月最多能接约80场演出,最低价4人300元,一般都是每人100元。与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一次演出要价300元左右,名气大的要500以上,每个月的演出最多也就十几场。
“有的礼仪公司在洽谈业务时也会和用户讲清楚,用户们考虑到支出,多数会选择假弹。”曹先生说,“也有一些礼仪公司在操办婚礼和活动时,不和用户交底,到最后用户也不知道台上动作逼真的演员其实是在装腔作势。”
曹先生说,他接触的一个漂亮女孩,什么乐器都不会,但买来了多种乐器“演出”,甚至可以古筝独奏,其动作、表情、手法都能以假乱真,生意非常红火。
曹先生认为,造成如此混乱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行业无人监管,只要脸皮厚、胆大都可以混口饭吃。曹先生希望相关部门建立一个更加严格的机制,对于走向市场的演员登记备案,严厉打击滥竽充数者。(记者赵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