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钢医院35岁女医生凌晨出诊遇害追踪 朱玉飞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举行
内蒙古新闻网  13-02-07 10:3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昨日,伴随着亲人的不舍、伴随着同事们的思念、伴随着人们的遗憾,朱玉飞遗体告别仪式在包头市殡仪馆举行。

  千余名市民为“最美医生”送别

  昨日清晨,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包头市殡仪馆朱玉飞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外却站满了前来为朱玉飞送行的上千名市民。人们胸前佩戴着表示悼念的白花,手举写着“德馨名芳世人共仰”、“深切怀念我们的好医生朱玉飞”、“玉飞你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的赞歌”等条幅。在门前的LED屏上,不断播放着中国医师协会、内蒙古卫生厅、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内蒙古专业委员会、呼和浩特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等单位发来的唁电。告别仪式还没有开始,但是不少市民看到这样的场景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不断地用纸巾擦拭着泪水。

  一位自发前来吊唁朱玉飞的市民告诉记者:“之前,其实不少人对医生存在偏见,而医患关系也越来越恶化。通过朱玉飞医生的这件事,真的让我特别的感动,这样的好医生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心里除了遗憾更多的是悲痛。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来送朱医生最后一程,希望她一路走好,在天堂里能过得幸福、快乐。”

  被授予多项荣誉称号

  上午9点,朱玉飞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告别大厅的两侧摆满了社会各界为朱玉飞送来的花圈,大厅中间摆放着朱玉飞的遗像,朱玉飞的遗体躺在菊花丛中。包钢医院自发组织的仪仗队站在朱玉飞遗体的两边,用他们的哀思守护着这名年轻的医生。内蒙古卫生厅、包头市政府、包头市120指挥中心、包钢集团、自治区和包头市卫生系统等单位相关领导及朱玉飞的亲属、生前同事及自发前来的市民参加了告别仪式。

  3分钟默哀后,包钢医院胡院长介绍了朱玉飞医生的生平。朱玉飞医生遇害后,被追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健康卫士、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包头市十佳医生、包头市三八红旗手和包钢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包钢集团公司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飞飞你安息吧

  面对着亲人的离去,朱玉飞的亲属始终难以相信这个事实。在告别仪式中,朱玉飞的丈夫始终默默地看着妻子的遗体,从他的眼中记者看到的是难以言表的哀思,而她7岁的儿子只是静静地看着妈妈的照片。当朱玉飞的遗体被推向火化炉的时候,亲人们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飞飞,你怎么就这样走了”、“飞飞,我不相信你就这样离开了”、“再让我看一眼,就看一眼”。这样的话语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心酸,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流下泪水。

  当朱玉飞的骨灰被安葬在包头市天堂园公墓时,朱玉飞的丈夫在墓碑中摆放了一张写着“妈妈我爱你”的纸条,虽然字体还很稚嫩,却能看出儿子对妈妈的爱。墓室的门被封住后,朱玉飞的丈夫用毛巾仔细地擦拭着妻子的墓碑。在朱玉飞的碑文上记者看到,除了介绍朱玉飞的生平外,还写着这样一段话“朗朗乾坤起悲音,茫茫白雪送亡灵。救死扶伤美天使,医者仁心真美德。”

  “飞飞,你安息吧!”这是亲人、朋友们对朱玉飞最后的祝福。

  安葬仪式结束后,朱玉飞的妹妹对记者说:“我姐姐的离去,是我们家难以抹去的伤痛,逝者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她照顾好她最关心、最放不下的人。我也代表我们全家对一直关心我姐姐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记者时婷婷)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选个灯笼庆新年
过年了,农村大集...
陪空巢老人过“小...
给流浪乞讨人员暖...
回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喜迎新春
独具特色的“白节”风俗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