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雅拉(左)帮助群众干农活儿。记者梁海龙摄
在乌拉特草原,有一位边防民警深受农牧民拥戴,他就是巴彦淖尔市巴音乌兰边防派出所民警、巴音乌兰苏木吉日格楞图嘎查党支部副书记苏雅拉。被人们称为“民警村官”的他,用牧民儿子对草原的深情,书写着对党、对祖国的忠诚。2009年,他被评为公安边防部队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法被公安部边防局和自治区公安厅推广;2010年,他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并获得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2011年,当选巴彦淖尔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
2007年,苏雅拉在辖区走访,来到一位老人家门口,听到里面有声音却敲不开门。旁边有人说:“别敲了,他不会让你进门的。”一打听才知道,78岁的张可荣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膝下无儿女,独居小屋从不与人打交道。此后,他将写有手机号的纸条从门缝塞进去,为老人买来生活用品和药物,放在门口悄然离开。终于有一天,老人打开了门。他发现,老人因腿疾长期卧床生有褥疮,床边的食物已变质。他端来热水,为老人擦洗身体,搓洗又脏又硬的衣服。老人呆呆地望着他问:“你还会来吗?”“来!以后我就照顾您的生活吧。”倔强了一辈子的老人潸然泪下。吉日格楞图嘎查的王宏雁因为对嘎查承包土地划分不满,从旗到市、自治区上访十几次。苏雅拉对王宏雁家的土地分配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主动上门做工作,可老王屡屡把他推出门外。他发现王宏雁家劳力少,地离家远,耕作不便,常常到田里帮着播种、浇水、除草。老王知道他的意图,明确告诉他不要来了。可他依然如故,更让老王没有想到的是,苏雅拉已与嘎查党支部书记做通了牧民那顺的工作,把两家的土地予以对调,解决了他多年的心病。
为改变辖区群众单调的文化生活,苏雅拉从支队争取来10多万元,开展法律宣传、义务巡诊、改善村容村貌等系列工作。随后,他利用休假时间与2名嘎查干部到包头考察。回来后,建议11户经济状况较好的牧民从事绒山羊养殖,其中8户购进价值26万元的优质种羊,当年户均获益7000元。经多方协调,乌拉特中旗绒山羊养殖项目落户巴音乌兰苏木,经嘎查党支部同意,又为9户贫困家庭担保贷款30万元从事绒山羊养殖。他还建议在临河区设立吉日格楞图嘎查牛羊肉专卖店,很快,该店以其质好、味美、绿色创出了品牌,让牧民年增收近千元。
苏雅拉在民警、村官的双重角色中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联系矿山企业提供机械,警民共同修筑爱民路,清理垃圾150余吨、积沙2000立方米,规范建设各类棚圈11处;排查不安定因素,对存在问题隐患的人员登记造册,进行说服教育;在辖区内布建治安信息员,对违反社会治安行为及时查处;带领警务区民警对家中缺劳力及老弱病残家庭,在播种、浇地、秋收时给予帮助。5年来,动用警力360多人次,帮助驻地群众收割玉米、葵花等农作物1350余亩。派出所经常把自己大棚里种植的蔬菜送给贫困家庭,累计送菜2000余公斤。2007年以来,他担当辖区困难儿童冀翔的“警官爸爸”,结成帮扶对子,为孩子辅导功课,发动官兵募捐解决其生活困难。他还同医学院毕业的妻子娜日娜搭建起“夫妻医务室”,为农牧区群众解决头疼脑热的问题。(记者梁海龙 通讯员支凤翔)